溃疡性肠炎
(Ulcerativeenteritis,UE)
溃疡性肠炎也称鹌鹑病(quail disease)。该病的特征为突然发病和迅速大量死亡,呈世界分布。
(一)病原学
溃疡性肠炎是由大肠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colinum,又称肠梭菌)引起的。该菌呈杆状,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长3~4μm,宽1μm,平直或稍弯,两端钝圆,芽胞较菌体小,位于菌体近端,人工培养时,仅少数菌体可形成芽胞。
该菌能发酵葡萄糖、甘露糖、棉子糖、蔗糖和海藻糖,微发酵果糖和麦芽糖。发酵的主要产物为乙酸和甲酸。不发酵伯胶糖、纤维二糖、赤癣糖、糖原、肌醇、乳糖、松三糖、蜜二糖、鼠李糖、山梨醇和木糖等。能水解七叶苷,不水解淀粉,不产生亚硝酸盐,对牛乳无变化,不液化明胶,不消化酪蛋白。
本菌营养需要丰富,要求严格厌氧。其最适培养基首选为含0.2%葡萄糖、8%无菌马血浆和0.5%酵母抽提物的色氨酸磷酸琼脂或胰蛋白示磷酸盐琼脂;最适pH值为7.2;最适生长温度为35~42℃。
本菌能形成芽胞,因此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芽胞对辛酰及氯仿具有较强抵抗力。其卵黄培养物在-20℃能存活16年,70℃能存活3h,80℃1h,而在100℃时仅能存活3min。肠梭菌在厌氧条件下培养的纯培养物具有极高的致病性。
(二)流行病学
大部分禽类都可感染本病,鹌鹑最敏感,且实验室人工感染获得成功,其他多种禽类都可自然感染。该病常侵害幼龄禽类,4~19周龄鸡、3~8周龄火鸡、4~12周龄鹌鹑等幼龄禽类较易感,成年鹌鹑也可感染发病。本病常与球虫病并发,或继发于球虫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应激因素之后。
自然情况下,本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经消化道感染。
(三)临床症状
急性死亡的禽几乎不表现明显的症状。鹌鹑常发生下痢,排出白色水样稀粪,精神委顿,羽毛松乱无光泽,如果病程1周或更长,病禽胸肌萎缩、机体异常消瘦。幼鹌鹑死亡率100%,鸡的死亡率2%~10%。鸡抵抗力较强,常可痊愈。
(四)病理变化
急性病鹌鹑的肉眼病变特征是十二指肠有明显的出血性炎症,可在肠壁内见到小出血点。病程稍长,发生坏死和溃疡。这种坏死和溃疡可以发生于肠管的各个部位和盲肠。早期病变的特征是小的黄色病灶,边缘出血,在浆膜和粘膜面均能看到。当溃疡面积增大时,可呈小扁豆状或呈大致圆形的轮廓,有时融合而形成大的坏死性假膜性斑块。溃疡可能深入粘膜,但较陈旧的病变常比较浅表,并有突起的边缘,形成弹坑样溃疡。盲肠的溃疡可有一中心凹陷,其中充填有深色物质,且不易洗去。溃疡常穿孔,导致腹膜炎和肠管粘连。肝的病变表现不一,由轻度淡黄色斑点状坏死到肝边缘较大的不规则坏死区。脾充血、肿大和出血。其他器官没有明显的肉眼病变。
(五)诊断
溃疡性肠炎根据死后肉眼病变较易获得诊断,根据典型的肠管溃疡以及伴发的肝坏死和脾肿大出血,便可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病原学检查。
(六)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球虫病、组织滴虫病、坏死性肠炎以及包涵体肝炎等病相鉴别诊断。
七、防制
1.预防 作好日常的卫生工作,场舍、用具要定期消毒。粪便、垫草要勤清理,并进行生物热消毒,以减少病原扩散造成的危害。避免拥挤、过热、过食等不良因素刺激,有效的控制球虫病的发生,对预防本病有积极的作用。
对本病污染场要及时隔离带菌、排菌动物,对病禽进行隔离治疗。对同场健康禽要采取药物预防措施,控制本病蔓延。
2.治疗 链霉素、杆菌肽、氯霉素、痢特灵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首选药物为链霉素和杆菌肽,可经注射、饮水及混饲给药,其混饲浓度为链霉素0.006%,杆菌肽0.005%~0.01%,链霉素饮水浓度为每g链霉素加水4.5Kg,连用3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