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刺灸/晕针

来自医学百科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