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风瘙痒

来自医学百科

风瘙痒是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称之为风痒血风疮痒风谷道痒阴痒等。《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人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本病以自觉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常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继发性皮损为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种。局限性者,以阴部、肛门周围瘙痒最多;泛发性者,则多泛发全身。本节仅介绍泛发性者。本病多见于老年及青壮年,好发于冬季,少数也可夏季发病。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瘙痒症

[病因病机

禀性不耐,血热内蕴,外邪侵袭,致血热生风而痒;或因病久、年老体弱,气血亏虚,风邪乘虚外袭,血虚生风肌肤失养而痒;或为饮食不节,嗜食辛辣炙博、醇酒油腻,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日久化热生风,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佛郁于肌肤而发;或由情志内伤,五志化火,血热内蕴,化热动风而成。

[诊断]

瘙痒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瘙痒为阵发性,白天轻,夜间重,亦因饮酒、情绪变化、受热、搔抓、摩擦后发作或加重。无原发性皮损,由于连续反复搔抓,可引起抓痕、表皮剥脱和血痂,日久皮肤可出现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以及湿疹样变。

患者常因瘙痒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白天精神不振,甚至影响食欲。

发生在秋末及冬季,因气温骤冷所诱发者常因瘙痒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称冬季风瘙痒,一般春暖可愈;发于夏季,由温热所诱发者,称夏季风瘙痒,入冬则轻。

辨证论治

一、内治

(一)风热血热青年患者多见,病属新起,症见皮肤瘙痒剧烈,遇热更甚,皮肤抓破后有血痂;伴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于结;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风热外袭,或血热生风,风盛阻于肌肤,故皮肤瘙痒剧烈;因于热邪,故遇热痒甚;血热生风则皮肤抓破后有血痂;热扰心神则心烦;热邪伤津,津不上承而口干,肠道津亏则大便于结;热移小肠则小便色黄;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

方药:消风散四物汤加减。血热甚者,加丹皮紫草以凉血清热;风盛者,加全蝎防风祛风止痒

(二)湿热蕴结瘙痒不止,抓破后脂水淋漓;伴口干口苦胸胁闷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蕴结于肌肤,化热生风,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故见皮肤瘙痒不止,抓破后脂水淋漓;肝胆实热则口苦口干,胸胁闷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三)血虚肝旺以老年人为多见,病程较长,皮肤干燥,抓破后血痕累累;伴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细数或弦数。

辨证分析:年老气血不足或久病耗伤阴血,皆可致血虚肝旺,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故见皮肤干燥、瘙痒;病程较长,反复搔抓,故抓破后血痕累累;血虚肝旺则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细数或弦数为血虚肝旺之象。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地黄饮子当归饮子加减。体虚年老者,重用黄芪党参补气;瘙痒甚者,加全蝎、地骨皮以止痒;皮肤肥厚脱屑者,加阿胶丹参养血活血

二、外治法

(一)周身皮肤瘙痒者,可选用百部酊苦参酒外搽,每天数次。

(二)皮损有湿疹样变者,用.三黄洗剂外搽,每天4-5次;苔藓样变者,用黄柏霜外涂,每天3次。

(三)各型皮肤瘙痒,可用药浴或熏洗、熏蒸疗法。如苦参片白鲜皮、百部、蛇床子地肤子、地骨皮、花椒等煎水作全身熏浴,或矿泉浴等。

(四)皮肤干燥发痒者,可外用各种润肤膏薄搽。

[预防与调摄]

1.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忌饮酒,多食蔬菜、水果。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搔抓、摩擦或热水烫洗,忌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澡。

3.内衣要柔软宽松,宜穿棉织品,不宜穿毛织品。

[结语]

风瘙痒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瘙痒症。其特点是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临床上可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种。风热血热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方用消风散合四物汤加减;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血虚肝旺证,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地黄饮于、当归饮子加减。外治可根据不同皮损,分别选用百部酊、苦参酒、三黄洗剂、黄柏霜等外搽。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