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

来自医学百科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描述:细胞呈圆形,直径13-15μm。胞质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紧密

切片下的嗜酸性粒细胞

排列的砖红色或鲜红色嗜酸性颗粒,遮光性强。细胞核的形状与嗜中性白细胞相似,通常有2-3叶,呈眼镜状,深紫色。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  

参考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考值】: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其绝对值为0-0.7×10^9/L。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较大的、椭圆形的嗜酸性颗粒。这类白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  

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作用】:

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当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释放出趋化因子,使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到同一局部,并从三个面限制嗜碱性粒细胞的活性:一是嗜酸性粒细胞可产生前列腺素E使嗜碱性粒细胞合成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的过程受到抑制;二是嗜酸性粒细胞可吞噬嗜碱性粒细胞所排出的颗粒,使其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不能发挥作用;三是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酶等酶类,破坏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组胺等活性物质。

②参与对蠕虫免疫反应。在对蠕虫的免疫反应中,嗜酸性粒细胞有重要的作用。这类粒细胞细胞膜上分布有免疫球蛋白Fc片断和补体C3的受体。在已经对这种蠕虫具有免疫性的动物体内,产生了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IgE。蠕虫经过特异性IgE和C3的调理作用后,嗜酸性粒细胞可借助于细胞表现的Fc受体和C3受体粘着于蠕虫上,并且利用细胞溶酶体内所含的过多氧化物酶等酶类损伤蠕虫体。在有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临床意义[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0%或更多。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倒置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

(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上皮肿瘤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6).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其他:风湿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