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颤

来自医学百科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心室连续、迅速、均匀地发放兴奋每分钟在240次以上,称为心室扑动。假如心室发放的兴奋很迅速而没有规律,这就叫或心室颤动(室颤)。室颤的频率可在每分钟250-600次间。  

室颤的原因

引起室颤的原因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心源性室颤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缺血;非心源性室颤的常见原因有麻醉和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药物中毒或过敏等。  

室颤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预后较佳,复发率与猝死率均很低。相反,不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心室颤动,一年内复发率高达20%-30%。   

室颤的危害

心脏性猝死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占猝死患者的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欧洲人20~75岁院外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约1‰,美国人约为1‰~2‰.在美国,每年约40~46万的心脏骤停事件发生于院外;而院外心脏性猝死约80%发生在家中,15%发生在街道和公共场所.在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的病人中,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表现.及时发现并及时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可挽救相当比例猝死者的生命;从倒地至除颤,每延迟1 min,患者生存的机率大约降低7%~10%.  

室颤的心电图特征

①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0.5毫伏称粗波型心室颤动,<0.5毫伏称细波型心室颤动。

②f-f之间无等电位线。

③频率在250次/分以上。频率>100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100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

④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室颤动。  

易引起室颤的七种药物

洋地黄强心药):服用本品(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引发室颤。因为老年患者对洋地黄特别敏感,再加上老年人肾功能减低,易造成治疗剂量药物的慢性蓄积,致使洋地黄在血清中的浓度升高而发生中毒,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危及生命。

奎尼丁(抗心律失常药):本品应用于临床已有70多年,是最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之一。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可引起室内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颤或心室停搏而致猝死。

普鲁卡因酰胺(抗心律失常药):本品的副作用与奎尼丁相似,可引发室内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心力衰竭及室颤、心脏停搏等。

吡二丙胺(抗心律失常药):本品可治疗心律失常,但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室内传导障碍及心室颤动等严重后果。

胺碘达隆(抗心绞痛药):本品可治疗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但亦有致心律失常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它可产生室颤、室性心动过速和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致死性心律失常。

苯妥英钠(抗癫痫和心律失常药):本品的副作用是可致室性早搏、心室颤动、低血压等。

喘息定:临床用本品治疗支气管哮喘,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猝死。

患者在服用以上药物时,要注意严密观察,提高警惕。一旦出现心室颤动等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并随时急救。  

室颤的治疗与预防

原发性预防

早期识别发生特发性室颤的高危患者,可以提供最有价值的原发性预防的措施。但是,特发性室颤的猝死者及幸存者未能表现任何共同的临床特点,室颤发生时无任何诱因及先驱症状,使这些病人首发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很难确定。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特发性室颤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同报告差异较大。

Belhassen报告了一组17例特发性室颤药物治疗的结果。全组均服用奎尼丁、双异丙吡胺等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服药后可以预防程序电刺激诱发持续性室速。随访12个月~93个月中,病人一直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Bhandari报告了5例病人药物治疗的结果,4人服用了β受体阻滞剂。服药后的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室速和室颤。随访平均27个月,4例病人均健在,另1例服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18个月后死亡。

UCARE登记处的资料表明,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登记的160人中有15人应用钠通道阻滞剂治疗,治疗中5人复发了室速和室颤,2人猝死。UCARE的资料还表明,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内的药物对特发性室颤的复发预防是不充分的。UCARE的资料中有8例服用索他洛尔(sotal01)治疗,结果预防了电生理诱发的室速或室颤,但未能有效地防止随访期中的复发。

尽管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价值的看法还有分歧,但多数学者认为,特发性室颤的病人凭医生的经验或电生理检查结果服用一定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十分重要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

特发性室颤的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极高,应当给予积极的治疗,包括ICD的植入

目前尚无识别室颤复发的可靠预测指标,而且又无肯定治疗有效的药物使某些病人转为低危险性的病人,这些问题解决之前,目前仍然主张特发性室颤一旦诊断,应当尽早植入ICD治疗。  

相关实验

自动体外除颤器与人工除颤器对幼猪室颤模型的除颤效果

背景:目前对8岁以下儿童电除颤的有效剂量安全范围尚无统一的规定.

目的: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及人工除颤器与儿童用电极对幼猪室颤模型除颤,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设计、时间及地点:实验猪电除颤体外实验,于2006-10/2007-05在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手术室完成.

材料:2月龄太湖猪30只,体质量7.0~25.0 kg.

方法:

一30只幼年太湖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自动体外除颤器组和人工除颤组,每组15只

二诱发审颤2 min后分别以自动体外除颤器及人工除颤器50 J除颤,一次电击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不复律的动物以70 J电击后联用心肺复苏.

三除颤后不同时间做血气分析、电解质及心肌晦谱检查、超声波心功能测定神经学打分,72 h后处死作大体解剖.

主要观察指标:动态监测整个实验过程动物心电图、血压、呼吸、体温等,检查除颤前后动物的超声心动图、血气、电解质、神经行为学打分以及大体解剖.

结果:两组动物50 J一次电击后立即给与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率达86.7%;部分猪放电除颤后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并在几分钟内回到基线;两组动物除颤成功后心脏射血分数、左心审面积变化分数3.0~4.0 h内均显著降低(P<0.05),72 h恢复正常;血液分析各项指标与试验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神经行为和大体解剖未见片常.

结论:应用成人双相波自动体外除颤器联用具备能量衰减配件的儿童专用电极,对7~25 kg的幼猪室颤模型取得了较满意的复苏效果.

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

目的 评价体表心电图及心外膜标测部位电恢复性质在诱发猪心室颤动(室颤)中的作用.

方法 雄性长白猪7头,记录心电图的同时用10极单极电极记录心外膜动作电位,构建激动恢复间期(ARI)和QT间期恢复曲线.评价心外膜局部ARI和体表心电图电恢复性质同室颤阈值间的关系.

结果 局部ARI恢复曲线坡度与QT间期恢复曲线坡度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25,P=0.018).室颤阈值同右心室心尖部ARI恢复曲线坡度呈正相关(r=0.752,P=0.019),室颤阈值同体表心电图Ⅱ导联QT间期恢复曲线坡度呈正相关(r=0.802,P=0.005).

结论 局部ARI及QT间期电恢复性质有明显相关性,两者同室颤诱发相关.

住院患者发作心室颤动临床特征10年资料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脏专科医院内发作心室颤动(室颤)的复苏预测因素.

方法 分析10年院内室颤患者复苏成功与失败组的资料.

结果 入选201例患者共计209例次室颤发作,男性132例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66.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占52.9%.Ⅳ级(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占59.7%,且该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最低(45.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存存严重心功能不全,无低钾作为室颤发作的诱因以及复苏时用肾上腺素预示复苏失败率分别升高1.7倍(95%CI1.3~2.2),2.9倍(95%CI 1.9~4.3)和25倍(95%CI 11.5~55.1).在AMI亚组分析中可见AMI24 h内发作室颤最多(56.9%),且相对于其他时间段发作窜颤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最高(71.0%);另外以右冠状动脉为梗死相关血管的患者发作室颤前多出现心动过缓(88.9%),而左前降支为梗死相关血管则多见心动过速(66.7%).

结论 院内室颤患者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尤其是AMI;心功能越差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越高;非低钾诱发及抢救中应用肾上腺素都预示着低除颤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