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诊疗/精神卫生的社会服务

来自医学百科

近几十年来,有效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制和应用,精神病人离开医院回归社会已成为可能。随着非住院化运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让精神病人置身于家庭和社会之中。

已有研究显示,精神病人和其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能够改善或加重其病情,因此,家庭治疗已被用来对慢性病人进行干预,并能有效地预防复发,减少反复住院。今天,精神病的家庭比过去更多地参与了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家庭医生在促进病人康复和回归社会中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需要住院的病人也不像过去那样受到隔离和严厉的管束,他们常常很快就出院,而被转入部分治疗的医疗机构和日间治疗中心。这些医疗服务的重点是对病人进行集体治疗而不是个体治疗,病人常在夜间返家或去社会康复训练所。由于工作人员相对较少,病人在这些机构花费亦要少得多。

然而非住院化运动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那些对自己和社会没有危险的精神病人可以不再住院或接受治疗,因此很多精神病人变得无家可归,这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法律政策虽然是用来保护人权,但在为那些明显失去理性的病人提供必要的治疗时,它也造成很多麻烦。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来满足需求、得到照料并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尤其是处在应激状态的时候。已有研究证实,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明显地促进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康复。随着社会的变革,传统的由家庭和邻居提供的支持已经减少了,同时,自我照料小组、互助集体也在社区蓬勃发展起来。

有些自我照料小组,如嗜酒者互诫协会、麻醉剂成瘾者互诫协会,其主要目标是摆脱或改造成瘾行为,其他类似的相互提供帮助集体有残疾人互助会和老人互助会。另外的一些团体,如全国精神病联盟,还要为重病患者的家属提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