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诊疗/脂溢性皮炎
来自医学百科
脂溢性皮炎是浅层皮肤的炎性疾病,引起头皮、面部,偶尔在其他部位的脱屑。
脂溢性皮炎常在家族中出现,病情常在冬季恶化。
症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脂溢性皮炎通常是逐渐发生的,引起头皮干性或油腻性皮屑,有时有瘙痒但无脱发。更严重的病例,沿发际、耳后、耳道内、眉毛、鼻梁、鼻周和胸部出现淡黄色或淡红色鳞屑状丘疹。小于一个月的新生儿可出现一种有黄色厚痂的头皮疹,有时耳后有黄色鳞屑,面部有红色丘疹。头皮疹常常伴有顽固性尿布疹。年长儿可有大片皮肤出现较厚的、粘腻的鳞屑性斑疹。
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成人 用含二硫化硒、水杨酸和吡硫锌的香波或焦油治疗脂溢性皮炎。通常每隔一天使用一次直到头皮屑得到控制,以后每周两次。治疗必须连续几个月,如果治疗停止后又复发,应重新开始。含皮质类固醇的洗剂也可用于头部和其他受累部位。面部只能用较弱的皮质类固醇洗剂,如1%氢化可的松洗剂。即使较弱的皮质类固醇也必须谨慎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变薄并引起其他问题。如果皮质类固醇不能消除皮疹,有时可用酮康唑霜剂。
少儿 头皮有较厚鳞屑状丘疹时,可在睡前用牙刷将矿物油加水杨酸轻轻擦入皮疹,也可每天用香波洗头,直至厚屑消失。
婴儿 用刺激性小的婴儿香波洗头,并用氢化可的松霜剂擦头皮。
参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