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来自医学百科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脏,必当治理。

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搏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

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脏腑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注释

五官:指眼、耳、鼻、舌、唇。

五脏之使:奉令出行叫做“使”。五脏之使,说明面部的气色是五脏的外在表现。

明堂:古代政府讲明正教的地方叫明堂,位于四维正中,而鼻在面部正中,称为明堂。

④埤:卑鄙、低小的意思。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参考白话译文

黄帝岐伯说:我听说针刺法有五官五阅(五官,即眼、耳、鼻、舌、唇。阅,是显现于外面而可以看到的意思。五官五阅,就是五脏的内在变化在五官方面的表象)法,可用来观察五种气色。五种气色,是五脏的外在表现,并与五时气候相配合。我想知道五脏是怎样表现在外的。岐伯回答说:五官是五脏的外部表现。

黄帝说:我想了解五脏所表现出的征象,并将它作为诊病的常理。岐伯回答说:脉象反应在气口,气色表现在鼻部,五色的交替显现,与五时相对应,且各有一定的规律。由经脉传入内脏的,必当调治于里。

黄帝说:好。那么五色的表现仅反映在鼻吗?岐伯回答说:五官之色,已经分明,天庭部位必须开阔饱满,才可由明堂(鼻)测五色。若明堂宽阔,颊部和耳门部显露于外,肌肉高厚隆满,耳垂向下向外,明显开豁,五色正常,五官位置平阔,就可享得百年高寿。这样的人患有疾病时,使用针刺一定能治愈,因为其气血充足,肌肉坚实,腠理致密。

黄帝说:五官与五脏的关系怎样?岐伯说:鼻是肺脏的官窍;眼睛是肝脏的官窍;口唇脾脏的官窍;舌为心脏的官窍;耳为肾脏的官窍。

黄帝说:由五官可以测知什么症候呢?岐伯回答说:可以测候五脏的病变。肺脏有病时喘息急促,鼻翼扇动,肝脏有病时,眼角发青;脾脏有病时,口唇发黄;心脏有病时,则舌卷而短缩,两颧红赤;肾脏有病时,两颧及额部发黑。

黄帝说:五脏的脉象正常时,五色的表现也就正常,有的人气色和正常人一样,但一旦有病则会较严重,这是为什么?岐伯回答说:五官功能失常,天庭不开阔,明堂狭小,颊部和耳门部狭窄不显,肌肉瘦削,耳垂和耳上角向外反出。即使平时色脉正常,也是很衰弱的,何况患有疾病呢!

黄帝说:五色显现于明堂,通过观察可推知五脏之气的变化,那么在明堂的左右上下各有一定的显象吗?岐伯说:脏腑在胸腹的里面,且各有一定的位置,所以反映在明堂的五色,也有左右上下一定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