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

来自医学百科

白化病(albinism)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或酪氨酸酶功能减退,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五色素,虹膜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人们将这类病人俗称为“羊白头”。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

白化病

疾病分类

白化病依据临床表型特征分为三大类别: (1)眼白化病(ocular albinism,OA), 病人仅眼色素减少或缺乏,具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低下,畏光症状,国外群体发病率约为1/60,000;

(2)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除眼色素缺乏和视力低下、畏光等症状外,病人皮肤和毛发均有明显色素缺乏,国外报道发病率为1/20,000~1/10,000;眼皮肤白化病又可以根据致病基因的不同分为四型(OCA1~OCA4),在我国,OCA1和OCA2较为常见。

(3)白化病相关综合征,病人除具有一定程度的眼皮肤白化病表现外,还有其他特定异常,如同时具有免疫功能低下的Chediak-Higashi综合征和具有出血素质的Hermansky-Pudlak 综合征,这类疾病较为罕见。

遗传方式以及分子机制

白化病一般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 ,多由于近亲结婚所引起。人眼皮肤型白化病Ⅰ型(OCA1)的分子机制研究报道较多,众多学者证实酪氨酸酶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1q14→21区,长约50kb,包括信号肽在内共有529个氨基酸组成。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酪氨酸酶基因的突变(错义、无义和移码突变)是引起该型白化病的主要分子病理学基础。眼皮肤型白化病II型(OCA2)由P基因控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5q11.2※q12区,长约250~600kb,由838个氨基酸组成。对于该基因的突变机制报道较少。眼型白化病I型(OA1)为X染色体连锁遗传,该基因位于染色体Xp22.3区,cDNA长1608bp,由424个氨基酸组成,对此型白化病的分子机制报道更少。

白化病遗传图谱

就是说患者的双亲都携带了白化病基因,本身不发病。如果夫妇双方同时将所携带的致病基因传给子女,就会患病,而且子女中男女患病机会均等,这种情况的发生几率是 1/4 。有一种以眼睛损害为主的白化病类型,被称为眼白化病,表现为 X 连锁隐性遗传,是由母亲所携带的白化病基因传给儿子时才患病,传给女儿一般不患病,这种传递的概率是 1/2 。这种类型在所有白化病类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大约7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的杂合子。  

病理特点

组织病理显示,基底层透明细胞银染色阴性不能证明有黑色素。多巴染色可阳性(酪氨酸酶阳性型)或阴性(酪氨酸酶阴性型)。

白化病

根据分子学发病机制,OCA 可分为酪氨酸酶相关性OCA(即酪氨酸酶阴性OCA,Ⅰ-A 型;黄色突变OCA,Ⅰ-B 型;温度敏感性OCA,Ⅰ-TS 型;微量色素OCA,Ⅰ-MP 型),酪氨酸酶无关性OCA(酪氨酸酶阳性OCAⅡ型)。Ⅰ型病人存在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引起酪氨酸酶活性缺乏(ⅠA 型)、活性降低(ⅠB型、Ⅰ-MP 型)或酶活性在较高温度中降低(Ⅰ-TS 型),酪氨酸酶是黑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其活性缺乏或降低可导致皮肤色素减少或缺失。Ⅱ型病人存在P 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P蛋白功能缺失,P蛋白与黑素前体酪氨酸转运入黑素小体膜有关,是生成黑素所必需的蛋白质,P蛋白功能缺失可导致黑素合成障碍。  

发病机制

酪氨酸酶代谢

不同类型的白化病,临床表现不同,也有人种的差异,但共同的特点是黑色素细胞的酪氨酸酶缺乏,或酪氨酸酶相关酶异常的共同作用,使黑素小体内酪氨酸不能转化为黑色素,造成毛发、皮肤、眼的颜色变浅,酪氨酸酶缺乏,同时造成其它的代谢改变,产生一些伴随症状。    

临床表现

白化病

白化病全身皮肤缺乏黑色素而呈乳白或粉红色,柔嫩发干。毛发变为淡白或淡黄。由于缺乏黑色素的保护,患者皮肤对光线高度敏感,日晒后易发生晒斑和各种光感性皮炎而皮肤晒后不变黑。也常发生光照性唇炎毛细血管扩张,有的发生日光性角化,并可发生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眼部由于色素缺乏,虹膜为粉红或淡蓝色,常有畏光、流泪、眼球震颤散光等症状。大多数白化病患者体力及智力发育较差。  

临床诊断

根据先天性发病和临床表现可诊断。出生即有纯白或粉红色斑,日晒后易发生皮炎,局部境界明显。组织病理为基底层有透明细胞,数量及外观正常。银染色证明表皮内黑色素缺乏;毛发变白或淡黄;虹膜粉红色,瞳孔发红,畏光。

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疾病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无效,仅能通过物理方法,如遮光等以减轻患者不适症状。还可以通过使用光敏性药物、激素治疗后使白斑减弱甚至消失。

白化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眼部的症状与体征。 各类亚型的鉴别诊断很关键。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有助于其分类诊断。基因诊断是目前鉴别诊断和产前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某些白化病亚型可能因为其致病机理未阐明,其基因诊断尚难进行。

研究进展

白化病除对症治疗外,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因此应以预防为主,即通过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同时产前基因诊断也是预防此病患儿出生的重要保障措施。预防上应尽量减少紫外辐射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  

国内基因研究与产前诊断现状

研究进展

1998年文献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开展了以胎儿镜直接观察胎儿头发颜色进行白化病产前诊断,这是国内最早的白化病产前诊断报告。

自2001年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国大陆人群眼皮肤白化病Ⅰ型、Ⅱ型和Ⅳ型致病基因和产前基因诊断研究,迄今已检出多种导致我国眼皮肤白化病发生的突变类型,先后成功地为广东、河北、湖北、安徽、湖南、河南、山东、广西、吉林和江苏等省的白化病高危孕妇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  

对人体影响

皮肤白化病对病人的影响以眼损害最为明显。多数病人视力严重低下,大部分病人接近或达到法定“盲”的范围(20/200~20/400),可有近视远视、散光、眼球震颤等表现,且难以由佩戴眼镜等有效矫正,严重者可能失明。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非常不方便,也不能适应多种工作和职业的要求。

病人的皮肤由于缺乏黑色素的保护,极容易被日光中的紫外光晒伤,经常暴露在太阳光下可能会导致皮肤癌的发生,因此他们不适宜暴露于阳光下的室外作业。

不容忽视的另一个影响是白化病病人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他们特殊的外表、陌生人不友好不容纳的态度、同龄人对他们的排斥都将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性格扭曲。成年白化病病人在学习、就业、工作﹑婚姻等问题上也会遇到困难和歧视。同时,白化病病人也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对患儿以后学习、生活、工作的担心,对可能再次生育患儿的忧虑,都可能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注意问题

白化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 3 个方面:


①患者皮肤因缺乏黑色素的保护, 易被日光中的紫外线伤害发生日光性皮炎, 患皮肤癌的可能性也较正常人增高, 因而此病患者不宜从事室外作业类的工作;


②眼黑色素的缺乏, 导致患者出现畏光、眼球震颤和无法矫治的严重视力低下等症状,因而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③由于其与众不同的特殊表型, 患者 ( 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常受到来自同伴或其他人的讥讽、嘲笑, 再加上无法矫治的严重视力低下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许多困难, 常常给患者的心理发育带来负面影响, 甚至造成心理障碍。


目前, 医学上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自身的光防护和心理调节显得较为重要。白化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直射下活动, 戴有色眼镜减轻畏光的不利影响。不要长时间接触电脑和看电视, 以减慢视力下降的速度。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特别是在少年儿童期, 家长和老师的关爱及心理辅导对于眼皮肤白化病患儿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由于白化病的危害性、遗传性和不可治性, 预防与优生是目前惟一有效的应对策略。眼皮肤白化病可由不同的基因突变所引起, 基因分析是该病分型的惟一准确依据。两名同型的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 有 1/4 的概率生育白化病患儿,而不同型的携带者甚至不同型的患者结婚, 也不会生育患儿。所以, 通过基因检测确定眼皮肤白化病的分型非常重要, 是有效地开展遗传咨询、携带者检出以及产前基因诊断, 减少患儿出生的重要基础。

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可以戴遮阳帽、穿长袖衣裤,减少强光下的户外活动,由此降低发生日光性皮炎甚至皮肤癌的可能性。

注意保护眼睛。可以佩戴太阳镜,避免长时间用眼并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应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咨询,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纠正斜视等问题,尽可能改善视力或防止视力下降过快。

提高心理素质。绝大多数白化病病人虽然外表特殊、视力低下,但智力正常,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帮助,同时也应自我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