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迫性昏迷

来自医学百科

肝性脑病(hepatoencephalopathy)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是肝细胞功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之一。主要症状有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而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则无明显临床表现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门体分流性脑病最为多见,发生的主要机制是门静 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人体循环。

主要脑病的临床表现有:起病可急可缓;性格改变,原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原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行为改变,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睡眠习惯改变,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称为近迫性昏迷(impending coma),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肝臭的出现,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此气味有学者称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视力障碍;也是早期鉴别肝性脑病简单、可靠的方法;意识障碍,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

肝脑变性型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减退、构音困难、记忆下降、思维迟钝、共济失调、震颤强直痉挛性截瘫(肝性脊髓病)等。但无明显意识障碍。

近迫性昏迷的原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病因: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发病有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各型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原发性肝癌以及其他 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而以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最多见,约占70%。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 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手术创伤等。这些因素大体都是通过:①使神经毒质产生增多或提高神经毒质的毒性效应。②提高脑组织对各种毒性物 质的敏感性。③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而诱发脑病

2.发病机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在长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主要由于肝细胞功能的衰竭蛋白质氨基酸、糖和脂肪等物质代谢障碍,产生的有毒物质聚积体内,以及肝脏对毒性物质的解毒作用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使体内有毒物质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抑制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而发生脑病征象。其主要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

氨中毒学说:然而肝性脑病并不能完全由氨中毒学说进行解释,有些肝性脑病病人血氨不高,作者经过测定也发现部分病人血氨正常,给予支链氨基酸等治疗可使部分病人肝性脑病好转,证实了此现象。且血氨升高的程度也并不与肝性脑病的程度相关。用降低血氨的治疗也不一定有效。在暴发性肝衰竭病人多数血氨并不高, 而肝硬化病人血氨升高也并无明显神经精神异常。血清氨的测定也并不能代表细胞内氨的浓度,特别是不能代表脑神经细胞内氨的浓度。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氨升高并不是引起肝性脑病的惟一因素。然而近年通过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照相术(PET)研究发现慢性门体分流性脑病患者脑氨代谢率升高,氨从血中转移至脑中十分容易,因此认为即使血氨正常也会发生脑功能障碍。

⑵假性神经递质学说: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Fischer提出了该学说,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间兴奋的传导过程中,由于假神经递质的参与,干扰了正常神经介质,使神经兴奋性不能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出现意识障碍,即胺递质紊乱。

⑶氨基酸比例失衡学说:肝脏是体内分解和转化各种氨基酸的重要器官,除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BCAA,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由骨骼肌脂肪组织代谢外,几乎所有必需氨基酸都由肝脏代谢。正常情况下血浆支链/芳香族氨基酸之比为3~3.5:1。

⑷γ-氨基丁酸学说:1982年以来,Schafer及Jones等学者,根据肝性脑病时血中γ-氨基丁酸(GABA)浓度升高,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增加,以及神经元细胞膜表面受体的变化提出了本学说。

⑸其他因素:①硫醇类:含硫基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等)在结肠内受细菌作用经脱氨基及脱羧基而生成硫醇、甲基硫醇、二甲基硫化物、乙硫醇等。当肝功能衰竭或经门体分流时,潴留体循环血中。②短链脂肪酸:脂肪酸多来自肠道,由食物中的脂肪(如三酰甘油)分解,或由氨基酸及糖类经细菌的作用产生,经门静脉 入血。③谷氨酰胺和α-酮戊二酸谷氨酸是脑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神经递质,存在于神经元细胞胞质内,是神经细胞的主要兴奋性递质。④其他:低血糖;微循环 障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内毒素、IL-1、IL-6和TNF。

神经毒物的协同学说:综合上述,肝性脑病确切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虽已发现上述不少因素与肝性脑病的发生有关,但任何一种学说或因素均不能完全解释肝性脑病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因此,Zieve提出肝性脑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两类物质或因子相互作用、综合平衡的结果,即神经毒物的协同学说。

另外,GABA/BZ抑制性神经递质激活理论,认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加重昏迷

近迫性昏迷的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症状体征:因肝病的类型、肝细胞损害的程度、起病的急缓以及诱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导致肝性脑病的基础疾病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多变,早期症状的变异性是本病的特点。但也有其共性的表现:即反映为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既有原发肝脏基础疾病的表现,又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性格,行为、智能改变和意识障碍。现主要就其脑病的临床表现分类简述如下:

⑴起病:可急可缓。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骤,前驱期极为短暂,可迅速进入昏迷,多在黄疸出现后发生昏迷,也有在黄疸出现前出现意识障碍而被误诊为精神病者。慢性肝性脑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易误诊和漏诊。

⑵性格改变:常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原属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而原属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

⑶行为改变:最初可能仅限于一些“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

睡眠习惯改变: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有人称为近迫性昏迷(impending coma),此现象有人发现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提示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

肝臭的出现: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经肺呼出或经皮肤散发出的一种特征性气味。此气味有学者称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

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病人均可出现扑翼样震颤。方法是:嘱病人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或腕部过度伸展并固定不动时,病人掌-指及腕关节可出现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出现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有手指的侧位动 作。此时病人可同时伴有整个上肢、舌、下腭、颌部的细微震颤及步态共济失调。或发于单侧,也可出现于双侧。这种震颤不具有特征性,也可见于心衰肾衰肺衰等病人。震颤常于病人睡眠及昏迷后消失,苏醒后仍可出现。

视力障碍:并不常见。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逐渐增多,肝性脑病发生时病人可出现视力障碍、失明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种视力障碍是短暂的,功能性的,可随着肝性脑病的加深而加重,也可随着肝性脑病的恢复而复明。其发病机制不明,多数认为与肝性脑病一样复杂,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种视力障碍现象,目 前命名尚未完全统一。为全面反映这种肝、脑、眼之间的关系,作者曾将此类表现称为“肝-脑-眼综合征”。

智能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的智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算、计数能力下降,数字连接错误,也是早期鉴别肝性脑病简单、可靠的方法。

⑼意识障碍: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者。

而肝脑变性型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减退、构音困难、记忆下降、思维迟钝、共济失调、震颤强直痉挛性截瘫(肝性脊髓病)等。但无明显意识障碍。

2.临床分期:为便于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常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对肝性脑病进行临床分期。但其临床分期各家报道并不一致,有的分3期、4期、5期、甚至6 期。目前多数学者赞同Davidson根据其临床表现把肝性脑病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4期。但各期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⑴Ⅰ期(前驱期):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表现为:性格改变出现抑郁或欣快,行为改变出现无意识动作,睡眠时间改变出现睡眠颠倒。扑翼样震颤(-),正常反射存在,病理反射(-),脑电图多正常。

⑵Ⅱ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表现为定向力障碍,定时障碍,计算力下降,书写缭乱,语言断续不清,人物概念模糊,扑翼样震颤(-),正常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常见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肌张力可增强。可出现不随意运动运动失调,脑电图出现对称性θ波(每秒~7次)。

⑶Ⅲ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表现为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反应存在(可被唤醒),或狂躁扰动,扑翼样震颤(-),肌张力明显增强。脑电图同Ⅱ期。

⑷Ⅳ期(昏迷期):此期病人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浅昏迷时,对痛觉刺激(如压眶反射阳性)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扑翼样震颤由 于病人查体不能合作而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表现为阵发性抽搐,踝阵挛(-),换气过度,脑电图上出现极慢δ波 (1.5~3次/秒)。

3.临床分型

⑴临床上根据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急缓常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①急性型:是由于急性或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毒物等造成的暴发性肝衰竭所致的肝性脑 病。由于肝细胞大量或大块坏死,残存的肝细胞不能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需,造成代谢失衡,体内代谢毒物不能被有效清除而积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又称为内源性肝性脑病或非氨性肝性脑病。②慢性型:系由于各种原因的慢性肝病肝硬化门体分流术后引起,常有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又有肝细胞再生修复,但再生的肝细胞功能不全,而致代谢失衡,体内毒性物质不能被有效清除,或门体分流毒性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此型病人脑组织常有病理 改变如星状细胞肥大、增多,大脑皮质变薄,有灶性坏死。此型属于外源性肝性脑病,又称氨性或门体分流性脑病。

⑵肝性脑病除上述急性和慢性型两类外,尚有其他特殊类型。①肝脑变性型:系由于自发性或门体分流术后病人,肠源性毒性物质不断分流至体循环,反复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细胞变性,临床上出现思维迟钝,记忆减退,神志异常,动作呆板或共济失调,但无意识障碍。又称为获得性肝脑变性。②肝脑脊髓病:晚期 肝硬化病人除脑细胞有广泛变性外,还可有皮质脊髓束皮质小脑束、脊髓后索发生脱髓鞘病变,临床出现下肢无力步态不稳、肢体细震颤、腱反射亢进,脑电图呈广泛性损伤变化。其中脑和脊髓均有临床表现者称肝脑脊髓病;脊髓病变突出者称为肝性脊髓病。③亚临床肝性脑病:系近年来研究提出的,此型病人临床上常无任何肝性脑病表现,能胜任一般工作,常规检查也无明显异常,只是在完成常规精神运动试验(如绘图或数字连接)时其能力受损。由于患者大脑萎缩、脑血流减 少,其智力检测(尤其是操作能力)和脑诱发电位异常,如进行高空、机械、驾驶等工种易发生事故或车祸。如行早期诊治或调换工作,则可避免潜在的事故隐患或 进一步发展为临床肝性脑病。此型也可能为肝性脑病的亚临床期,随着肝病的加重,可能发展为慢性型肝性脑病。Rikker等对9例亚临床型肝性脑病患者随访 1年,发现6例患者血氨及智力检测无变化,仅3例血氨升高者智力减退,并发展为临床肝性脑病。

4.并发症

脑水肿:脑水肿已被证实是暴发性肝衰竭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80%以上,对慢性肝病是否存在脑水肿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但多数学者认为慢性肝性脑病可并 发脑水肿,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也不一致,多数认为21%~58%,但近来通过尸解发现肝硬化者脑水肿检出率高达89.5%,其中轻度水肿为23.7%,重度 水肿占65.8%,有明确脑病者占21%。表明慢性肝功能衰竭脑水肿发生率也很高。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消化道出血:参见消化道出血。

肾功能不全:参见肝肾综合征

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三、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往往只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状态。如酶疸分离,高胆红素、低血蛋白血症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以及血清胆固醇降低等,均不能说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血生化检查如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可促进并加重肝性脑病。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检查如异常仅预示即将或已发生肾功能衰竭。近年 有人认为动态观察血清褪黑素水平对于预测、诊断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判断病情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⑵血氨测定:约75%HE病人血氨浓度呈不同程度增加,在慢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多,急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少。但血氨升高,并不一定出现肝性脑病,所以血氨浓度升高,对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指导治疗也有参考意义。如测定动脉血氨浓度升高比静脉血氨更有意义。

血浆氨基酸测定:若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浓度增高,两者比例倒置<1,在慢性型更明显。能同时测定GABA也常增高。

脑脊液检查:常规、压力及生化均可正常,如同时测定其氨、谷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浓度可增高。在并发脑水肿时压力可升高。

2.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变化对本病诊断与预后均有一定意义。正常脑电图波幅较低,频率较快,波型为α波。随着病情的变化和发展,频率减慢,波幅逐渐增高, 波型由α波变为每秒~7次的θ波则提示为昏迷前期,如变为对称的、高波幅,每秒~3次的δ波则为昏迷期表现。对可疑的脑电图改变,可在进食高蛋白及肌注小剂量吗啡后脑电图改变加剧而加以明确。肝性脑病时的脑电图改变也可见于尿毒症、肺功能衰竭低血糖等,应加以区别。

3.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 potential,VEP)用闪光刺激后可使枕叶视觉区皮质激起反应,产生同步放电效应,引起电位变化,即VEPs。它表示皮质及皮质下神经细胞群突触 后兴奋和抑制电位的总和。对于评估肝性脑病时大脑功能障碍具有特异性,并可做定量分析。较一般脑电图更能精确反映大脑电位活动,可用以检出症状出现前的肝性脑病(如亚临床肝性脑病)。另外还有人应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 300及体感诱发电位测定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认为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 300的诊断价值较体感诱发电位敏感而特异。

4.脑导磁刺激试验:Nolano等应用脑导磁刺激测定肝硬化病人脑皮质运动功能,发现中央运动神经传导时间延长,睡眠时运动唤醒阈值增高,中枢无记录期明显缩短,外周正常,表明皮质脊髓通路已有损伤,可被认为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前期表现。

四、诊断依据

1.符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2.有充分证据证明患有严重的肝脏疾病,精神症状的发生及病程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

3.急性肝性脑病的精神障碍:①抑制状态,病初多表现为迟钝、少动、寡言等;②兴奋状态(如躁动、话多、喊叫或轻躁狂状态);③嗜睡、昏睡、谵妄或错乱以 至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④片断幻觉或妄想;⑤在精神障碍之后或昏迷先兆出现时,有发音不清、扑翼样震颤、眼球震颤,并可有痉挛发作、肌阵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等。

4.性肝性脑病的精神障碍:①意识障碍是主要症状之一;②智力障碍痴呆状态;③人格改变,情绪不稳、急躁易怒、动作浮躁、缺乏礼貌等;④同期可出现扑翼样震颤、手足徐动症、肌阵挛、构音障碍锥体束征、小脑症状等。

5.期脑电图多显示弥漫性两侧同步高幅θ波及同步高幅δ波。昏迷时可出现特征性三相波,多在额叶,左右对称。

6.除其它原因所致的脑病。

近迫性昏迷的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肝性脑病前驱期症状一般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极易漏诊,延误病情。故对严重肝病或门脉高压症或门体分流术后病人,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认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行数字连接试验、签名试验、绘画或搭图形试验,及早做出诊断。

2.肝性脑病患者常先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部分肝脑变性型患者,极易误诊为精神病,也需进行早期试验诊断。

3.肝性脑病Ⅲ、Ⅳ期患者已陷入意识障碍,需与一些其他引起昏迷疾病相鉴别,如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眠药中毒酒精中毒尿毒症休克脑膜脑炎低血糖昏迷等相鉴别。

4.还需与肝豆状核变性酒精脑病、低钠综合征等相鉴别。

1.症状和体征:因肝病的类型、肝细胞损害的程度、起病的急缓以及诱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导致肝性脑病的基础疾病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多变,早期症状的变异性是本病的特点。但也有其共性的表现:即反映为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既有原发肝脏基础疾病的表现,又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性格,行为、智能改变和意识障碍。现主要就其脑病的临床表现分类简述如下:

⑴起病:可急可缓。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骤,前驱期极为短暂,可迅速进入昏迷,多在黄疸出现后发生昏迷,也有在黄疸出现前出现意识障碍而被误诊为精神病者。慢性肝性脑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易误诊和漏诊。

⑵性格改变:常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原属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而原属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

⑶行为改变:最初可能仅限于一些“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

睡眠习惯改变: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有人称为近迫性昏迷(impending coma),此现象有人发现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提示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

肝臭的出现: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经肺呼出或经皮肤散发出的一种特征性气味。此气味有学者称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

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病人均可出现扑翼样震颤。方法是:嘱病人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或腕部过度伸展并固定不动时,病人掌-指及腕关节可出现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出现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有手指的侧位动 作。此时病人可同时伴有整个上肢、舌、下腭、颌部的细微震颤及步态共济失调。或发于单侧,也可出现于双侧。这种震颤不具有特征性,也可见于心衰肾衰肺衰等病人。震颤常于病人睡眠及昏迷后消失,苏醒后仍可出现。

视力障碍:并不常见。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逐渐增多,肝性脑病发生时病人可出现视力障碍、失明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种视力障碍是短暂的,功能性的,可随着肝性脑病的加深而加重,也可随着肝性脑病的恢复而复明。其发病机制不明,多数认为与肝性脑病一样复杂,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种视力障碍现象,目 前命名尚未完全统一。为全面反映这种肝、脑、眼之间的关系,作者曾将此类表现称为“肝-脑-眼综合征”。

智能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的智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算、计数能力下降,数字连接错误,也是早期鉴别肝性脑病简单、可靠的方法。

⑼意识障碍: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者。

而肝脑变性型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减退、构音困难、记忆下降、思维迟钝、共济失调、震颤强直痉挛性截瘫(肝性脊髓病)等。但无明显意识障碍。

2.临床分期:为便于早期诊断并指导治疗,常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对肝性脑病进行临床分期。但其临床分期各家报道并不一致,有的分3期、4期、5期、甚至6 期。目前多数学者赞同Davidson根据其临床表现把肝性脑病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4期。但各期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⑴Ⅰ期(前驱期):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表现为:性格改变出现抑郁或欣快,行为改变出现无意识动作,睡眠时间改变出现睡眠颠倒。扑翼样震颤(-),正常反射存在,病理反射(-),脑电图多正常。

⑵Ⅱ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表现为定向力障碍,定时障碍,计算力下降,书写缭乱,语言断续不清,人物概念模糊,扑翼样震颤(-),正常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常见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肌张力可增强。可出现不随意运动运动失调,脑电图出现对称性θ波(每秒~7次)。

⑶Ⅲ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表现为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反应存在(可被唤醒),或狂躁扰动,扑翼样震颤(-),肌张力明显增强。脑电图同Ⅱ期。

⑷Ⅳ期(昏迷期):此期病人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浅昏迷时,对痛觉刺激(如压眶反射阳性)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扑翼样震颤由 于病人查体不能合作而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表现为阵发性抽搐,踝阵挛(-),换气过度,脑电图上出现极慢δ波 (1.5~3次/秒)。

3.临床分型

⑴临床上根据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急缓常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①急性型:是由于急性或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毒物等造成的暴发性肝衰竭所致的肝性脑 病。由于肝细胞大量或大块坏死,残存的肝细胞不能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需,造成代谢失衡,体内代谢毒物不能被有效清除而积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又称为内源性肝性脑病或非氨性肝性脑病。②慢性型:系由于各种原因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或门体分流术后引起,常有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又有肝细胞再生修复,但再生的肝细胞功能不全,而致代谢失衡,体内毒性物质不能被有效清除,或门体分流毒性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此型病人脑组织常有病理 改变如星状细胞肥大、增多,大脑皮质变薄,有灶性坏死。此型属于外源性肝性脑病,又称氨性或门体分流性脑病。

⑵肝性脑病除上述急性和慢性型两类外,尚有其他特殊类型。①肝脑变性型:系由于自发性或门体分流术后病人,肠源性毒性物质不断分流至体循环,反复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细胞变性,临床上出现思维迟钝,记忆减退,神志异常,动作呆板或共济失调,但无意识障碍。又称为获得性肝脑变性。②肝脑脊髓病:晚期 肝硬化病人除脑细胞有广泛变性外,还可有皮质脊髓束皮质小脑束、脊髓后索发生脱髓鞘病变,临床出现下肢无力步态不稳、肢体细震颤、腱反射亢进,脑电图呈广泛性损伤变化。其中脑和脊髓均有临床表现者称肝脑脊髓病;脊髓病变突出者称为肝性脊髓病。③亚临床肝性脑病:系近年来研究提出的,此型病人临床上常无任何肝性脑病表现,能胜任一般工作,常规检查也无明显异常,只是在完成常规精神运动试验(如绘图或数字连接)时其能力受损。由于患者大脑萎缩、脑血流减 少,其智力检测(尤其是操作能力)和脑诱发电位异常,如进行高空、机械、驾驶等工种易发生事故或车祸。如行早期诊治或调换工作,则可避免潜在的事故隐患或 进一步发展为临床肝性脑病。此型也可能为肝性脑病的亚临床期,随着肝病的加重,可能发展为慢性型肝性脑病。Rikker等对9例亚临床型肝性脑病患者随访 1年,发现6例患者血氨及智力检测无变化,仅3例血氨升高者智力减退,并发展为临床肝性脑病。

4.并发症

脑水肿:脑水肿已被证实是暴发性肝衰竭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80%以上,对慢性肝病是否存在脑水肿目前尚无一致的意见,但多数学者认为慢性肝性脑病可并 发脑水肿,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也不一致,多数认为21%~58%,但近来通过尸解发现肝硬化者脑水肿检出率高达89.5%,其中轻度水肿为23.7%,重度 水肿占65.8%,有明确脑病者占21%。表明慢性肝功能衰竭脑水肿发生率也很高。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消化道出血:参见消化道出血。

肾功能不全:参见肝肾综合征

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三、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往往只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状态。如酶疸分离,高胆红素、低血蛋白血症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以及血清胆固醇降低等,均不能说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血生化检查如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可促进并加重肝性脑病。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检查如异常仅预示即将或已发生肾功能衰竭。近年 有人认为动态观察血清褪黑素水平对于预测、诊断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判断病情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⑵血氨测定:约75%HE病人血氨浓度呈不同程度增加,在慢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多,急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少。但血氨升高,并不一定出现肝性脑病,所以血氨浓度升高,对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指导治疗也有参考意义。如测定动脉血氨浓度升高比静脉血氨更有意义。

血浆氨基酸测定:若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浓度增高,两者比例倒置<1,在慢性型更明显。能同时测定GABA也常增高。

脑脊液检查:常规、压力及生化均可正常,如同时测定其氨、谷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浓度可增高。在并发脑水肿时压力可升高。

2.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变化对本病诊断与预后均有一定意义。正常脑电图波幅较低,频率较快,波型为α波。随着病情的变化和发展,频率减慢,波幅逐渐增高, 波型由α波变为每秒~7次的θ波则提示为昏迷前期,如变为对称的、高波幅,每秒~3次的δ波则为昏迷期表现。对可疑的脑电图改变,可在进食高蛋白及肌注小剂量吗啡后脑电图改变加剧而加以明确。肝性脑病时的脑电图改变也可见于尿毒症、肺功能衰竭低血糖等,应加以区别。

3.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 potential,VEP)用闪光刺激后可使枕叶视觉区皮质激起反应,产生同步放电效应,引起电位变化,即VEPs。它表示皮质及皮质下神经细胞群突触 后兴奋和抑制电位的总和。对于评估肝性脑病时大脑功能障碍具有特异性,并可做定量分析。较一般脑电图更能精确反映大脑电位活动,可用以检出症状出现前的肝性脑病(如亚临床肝性脑病)。另外还有人应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 300及体感诱发电位测定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认为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 300的诊断价值较体感诱发电位敏感而特异。

4.脑导磁刺激试验:Nolano等应用脑导磁刺激测定肝硬化病人脑皮质运动功能,发现中央运动神经传导时间延长,睡眠时运动唤醒阈值增高,中枢无记录期明显缩短,外周正常,表明皮质脊髓通路已有损伤,可被认为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前期表现。

四、诊断依据

1.符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2.有充分证据证明患有严重的肝脏疾病,精神症状的发生及病程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

3.急性肝性脑病的精神障碍:①抑制状态,病初多表现为迟钝、少动、寡言等;②兴奋状态(如躁动、话多、喊叫或轻躁狂状态);③嗜睡、昏睡、谵妄或错乱以 至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④片断幻觉或妄想;⑤在精神障碍之后或昏迷先兆出现时,有发音不清、扑翼样震颤、眼球震颤,并可有痉挛发作、肌阵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等。

4.性肝性脑病的精神障碍:①意识障碍是主要症状之一;②智力障碍痴呆状态;③人格改变,情绪不稳、急躁易怒、动作浮躁、缺乏礼貌等;④同期可出现扑翼样震颤、手足徐动症、肌阵挛、构音障碍锥体束征、小脑症状等。

5.期脑电图多显示弥漫性两侧同步高幅θ波及同步高幅δ波。昏迷时可出现特征性三相波,多在额叶,左右对称。

6.除其它原因所致的脑病。

近迫性昏迷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⑴及时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办法是降低门静脉高压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给予止血,并及时清除胃肠道积血

⑵控制各种感染:如肠道感染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坠积性肺炎褥疮感染及败血症等,常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应及时合理地给予抗感染治疗。

便秘可给予乳果糖山梨醇果导番泻叶、大黄、山梨醇、硫酸镁等酌情口服,也可给予开塞露塞肛,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⑷预防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⑸慎用镇静药,禁用含硫、含氨药物,严禁大量放腹水,减少手术、创伤利尿过多等,祛除医源性因素。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