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

来自医学百科
(重定向自遗传因素

遗传(heredity)是生物亲代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但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例如,父亲是色盲,女儿视觉正常,但她由父亲得到色盲基因,并有一半机会将此基因传给他的孩子,使显现色盲性状。故从性状来看,父亲有色盲性状,而女儿没有,但从基因的连续性来看,代代相传,因而认为色盲是遗传的。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特征的因素还有环境,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

遗传

遗传学历史

自有人类以来,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古代的先民们便逐渐增长了一些防治疾病和农业生产的知识,其中也包括一些对遗传现象的简单描述。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人们通过大量的作物杂交育种的实践,观察到了更多的遗传现象,积累了不少的资料。但是,直到1865年,奥地利的天主教神甫孟德尔(G.Mendel,1822~1884)通过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才得到对遗传规律的认识。他对杂交后代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了大量的归类统计,再经过假设和推理,得出了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这就是被后人称为的孟德尔定律

然而,这一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却没有被当时的生物学界所承认,而被湮没了35年。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H.de Vries,1848~1935)、德国植物学家科伦斯(C.Correns, 1864~1933)以及奥地利植物学家丘歇马克(E.von S.Tschermak,1872~1962)通过各自独立的植物杂交实验,在研究论文发表前夕查阅有关文献时,几乎同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在1866年发表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科学史上称为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由此,1900年也就被认为是现代遗传学建立的开始。此后,经过以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 Morgan,1866~1945)为代表的一大批欧美科学家的创造性的研究工作,遗传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在大量的史书中,早有对遗传现象的描述。例如,《越绝书》中记载的“桂实生桂,桐实生桐”,《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论衡•奇怪篇》记述的“物生自类本种”等。而《淮南子》中记述的“黑牲白犊”,《论衡》中记述的“生于常类之中而有诡异之性”等,则是对变异现象的描述。此外,《齐民要术》、《梦溪笔谈》等重要文献,都对生物的变异现象作了大量的记载。

然而应该看到,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大量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直观的描述和肤浅的感性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思辨性的猜测和推理中。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还缺乏在理性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的实验研究,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现代遗传学是从西方移植到中国的。

中国现代遗传学开创于20世纪的初期。老一辈的遗传学家为中国遗传学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

DNA

遗传疾病

(1)过敏哮喘: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哮喘或过敏症,孩子患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会增大,但不一定会出现,因为疾病的出现并非单独由遗传控制,还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刺激等,即使是遗传性疾病,类似于哮喘这样的多基因相关的疾病,也不大可能直接遗传给孩子,因为疾病涉及基因可能较多。

(2)近视:近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当爸妈均为高度近视时,宝宝近视的几率就会更大,即使不是一出生就近视,一旦受到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发展为近视。因为遗传因素而成为近视的人数仅占近视总人数的5%,后天环境和习惯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

(3)龋齿:不能说龋齿本身是遗传的,但容易患龋齿的体质却是遗传的。父母龋齿多,子女的龋齿也不会少;父母龋齿发生率低反之。

(4)糖尿病:糖尿病亲属发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高17倍,Ⅱ型比Ⅰ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显著。糖尿病遗传的不是它本身,是它的易感性

(6)鼻炎:鼻科疾病中有许多都是遗传的。比如最常见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这三种鼻炎都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也无需过度担心,因为这些疾病的遗传概率并非很大,只是说更大可能会患病而已。

(7)高血压高血脂:如果父母一方患高血压或高血脂,孩子患病几率是50%;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几率将提高到75%。这种疾病的遗传性很大。即便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仅一人患心脏病,或者在55岁前曾被确诊心脏病,孩子得病率也非常高。

(8)肥胖症:父母一方是肥胖症,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是40%;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肥胖症,可能性就会提高到70%。即便如此,只要孩子一直坚持健康饮食,锻炼身体,也能长成一个体重正常的孩子

孟德尔定律

传男不传女的遗传病:某些遗传病,男性要比女性发病多,或者只是表现在男性身上,而女性却不发病。比如,秃头红绿色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蚕豆病血友病等疾病,往往只见于男性患者,女性只是患病基因携带者

参看

参考文献

冯永康.20世纪上半叶中国遗传学发展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