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蚴性皮炎

来自医学百科

钩蚴性皮炎是由钩蚴(hookworm)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有缺铁性贫血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严重者可致心功能不全发育障碍。轻型患者可无症状,仅在粪便中查获钩蚴卵,称钩蚴感染

钩蚴性皮炎的原因

皮肤损害在丝状蚴侵入皮肤后的数分钟至1h内,局部皮肤充血水肿,中性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出现红色小丘疹,1~2天内变成水疱感染后24h内,大部分幼虫仍滞留在真皮皮下组织内,然后经淋巴管微血管抵达肺部。

钩蚴性皮炎的诊断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区,有赤手裸脚接触农田土壤及曾有典型的钩蚴皮疹史者。

2.临床特点起病缓慢,乏力,好食易饥,劳动力减退。慢性贫血贫血心功能不全。儿童有异嗜症、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等。

3.实验室检查粪便,检出钩蚴卵或孵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不同程度的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浆清蛋白血清铁含量在疾病后期显著降低。其他如皮内试验,免疫学方面检查等均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

1.血液呈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表现,红细胞总数减少,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着色变浅,中央无色透明区扩大,少数可查见异型红细胞及多染色性或含有嗜碱性点彩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降低较早。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在病初增加,后期因严重贫血而均降低。骨髓中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的百分率大多很低,血清铁浓度显著降低,一般在9μmol/L以下,血浆总铁结合力增高,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等缺铁性贫血表现。骨髓红细胞系统呈增生象。外周血及骨髓中还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重症患者血浆清蛋白及血清铁含量均明显降低。

2.粪便粪便检出虫卵或钩蚴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钩蚴性皮炎的鉴别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皮炎贫血营养不良等,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肠结核慢性肠炎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等。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区,有赤手裸脚接触农田土壤及曾有典型的钩蚴皮疹史者。

2.临床特点起病缓慢,乏力,好食易饥,劳动力减退。慢性贫血及贫血性心功能不全。儿童有异嗜症、营养不良及发育障碍等。

3.实验室检查粪便,检出钩蚴卵或孵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不同程度的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浆清蛋白血清铁含量在疾病后期显著降低。其他如皮内试验,免疫学方面检查等均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

1.血液呈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表现,红细胞总数减少,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着色变浅,中央无色透明区扩大,少数可查见异型红细胞及多染色性或含有嗜碱性点彩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降低较早。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在病初增加,后期因严重贫血而均降低。骨髓中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的百分率大多很低,血清铁浓度显著降低,一般在9μmol/L以下,血浆总铁结合力增高,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等缺铁性贫血表现。骨髓红细胞系统呈增生象。外周血及骨髓中还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重症患者血浆清蛋白及血清铁含量均明显降低。

2.粪便粪便检出虫卵或钩蚴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钩蚴性皮炎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冬季进行普查普治。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注意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鲜粪施肥,采用高温堆肥法,或用药物杀灭粪内虫卵,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不吃不洁生蔬菜,防止钩蚴经口感染

3.保护易感人群在易受感染的环境中劳动时,避免赤手裸足操作;此外,在皮肤上涂布防护药物,也有一定效果。防护药物可酌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白矾、1%碘酒、95%乙醇100ml,浸泡l~2天,滤过,再加乙醇l00ml,松香15g。近来应用如下配方的松香乙醇,认为防护效果比较可靠:95%乙醇1000ml,加松香200g,另取碘化钾20g,加蒸馏水20ml溶解,再加碘片20g,溶解后加入上述松香乙醇中,摇匀即成。在拟暴露皮肤上进行涂布预防。

对预防钩蚴感染的疫苗研究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用线虫分泌蛋白-1(ASP-1)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能刺激动物产生抗体依赖性免疫,但用于人体尚为时过早。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