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七
雷公七 Léi Gōnɡ Qī | |
---|---|
别名 | 搜山虎、竹叶七、剪刀七、对口剪 |
功效作用 | 散瘀止痛。主跌打损伤 |
英文名 | Herb of Common Broadlily |
始载于 | 《陕西中草药志》 |
毒性 | 小毒 |
归经 | |
药性 | 凉 |
药味 | 辛、苦 |
此药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ubiflora)的根。又名逼血雷、鼻血莲。
管花马兜铃为多年生攀缘草本。其主根为圆锥形,淡黄色,具多数须根。茎细长,光滑无毛。叶互生,卵状心形,基部两侧圆耳状心形,被短柔毛。花单生于叶腋,花被喇叭状,基部膨大为球形,上部扩大成偏向一面的侧花。4。5月开花,6。8月结果。蒴果长圆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具6棱,成熟时6裂。分布于九冲、红花等地。生长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坡草丛中或灌木林边缘。
该药具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胃痛、腹痛、关节痛、毒蛇咬伤、蜂刺伤、痈肿疮
药名
别名
汉语拼音
lei gong qi
英文名
Herb of Common Broadlily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Clintonia udensis Trantr et Mey.[Smi-lacna alpina Royle; Clintonia alpina (Royle) Kunth; C. alpina Kunth ex Baker var. udensis ( Trantr et Mey. ) Macbride]
功效
散瘀止痛
考证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科属分类
百合科
拉丁文名
Herba seu Radix Clintonae Udensis
主治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600-4000m的高山疏林下或阳坡疏林下。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晾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四川、云南、西藏
用药禁忌
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有短根茎及细须根。具叶3-4片。完整叶片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25cm,宽3-16cm。先端骤短尖,基部楔形并下延;全缘,纵行叶脉多面细,并可见横脉。通常两面无毛。纸质至厚纸质。
味苦;微辛;性凉;小毒
药材基源
为百合科植物七筋姑的全草或根。
动植物形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七筋菇,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茎短,质硬,簇生多数细瘦须根,先端残存撕裂成纤维状的枯死叶鞘。叶较大,3-4枚基生;叶片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8-25cm,宽3-16cm,先端骤短尖,基部楔形下延成鞘状抱茎或成柄状,通常无毛,直脉较细而多数,有横脉。花葶直立,密生短柔毛,长10-20cm,果期伸长可达60cm。总状花序顶生,具数花或仅1-2花,花白色,花被片6,分离;雄蕊6;子房2-3室。果初为浆果状,后自先端开裂,蓝色或蓝黑色;每室有种子6-12颗。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药材鉴定[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拼音名】 Léi Gōnɡ Qī
【英文名】 Herb of Common Broadlily
【别名】搜山虎、竹叶七、剪刀七、对口剪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七筋姑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intonia udensis Trantr et Mey.[Smi-lacna alpina Royle; Clintonia alpina (Royle) Kunth; C. alpina Kunth ex Baker var. udensis ( Trantr et Mey. ) Macbrid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晾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4000m的高山疏林下或阳坡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四川、云南、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有短根茎及细须根。具叶3-4片。完整叶片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25cm,宽3-16cm。先端骤短尖,基部楔形并下延;全缘,纵行叶脉多面细,并可见横脉。通常两面无毛。纸质至厚纸质。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败毒,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草3-6g,或根0.3-1g浸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