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

来自医学百科

驱虫药(anthelmintics),以驱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功用

本类药物主入脾、胃、大肠经,对多种肠道寄生虫有麻痹、分解、杀灭虫体或刺激虫体,使其逃逸,排出体外,而起到驱虫作用。部分药物还有消积健脾开胃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水消肿降气除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作用。

适应证

驱虫药主要用于蛔虫绦虫钩虫蛲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病。一般表现为不思饮食,或消谷善饥,嗜食异物,腹痛时作,吐虫便虫,肛门奇痒,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浮肿乏力等症。常用药有使君子苦楝皮鹤虱芜荑槟榔雷丸南瓜子鹤草芽贯众榧子等。有些驱虫药还可用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疥疮皮癣,瘙痒难忍;积滞泻利,里急后重血热出血温热发斑等证。

配伍

使用驱虫药时须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还须根据患者体质及兼证的不同合理配伍。兼有积滞者配伍消导药大便秘结者配泻下药,以利虫体排出;体质虚弱者配补益药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攻

用药注意事项

驱虫药一般应于清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接触虫体,以增强驱虫药力。虫积腹痛剧烈时,当以安虫止痛为主,腹痛缓解后,再行驱虫。有些驱虫药有毒,当严格用量,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或过量中毒,孕妇及老弱者更当慎用。有些驱虫药如雷丸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又不耐高温,只宜制成丸、散剂服用。

现代研究

驱虫药对肠道寄生虫有麻痹虫体、分解虫体、直接杀灭等作用,部分药还具有缓泻作用。驱虫药对西医诊为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血吸虫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胆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脑囊虫病、肝吸虫黄疸等急重病症也有疗效。部分药还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以及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

常用驱虫药

药名 来源 性能 功能主治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备注
使君子 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 Quisqualis indica 的果实 甘,温。归脾、胃经 驱虫,消积,健脾。主治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含使君子酸钾、葫芦巴碱脂肪油脯氨酸苹果酸、棕榈酸、蔗糖葡萄糖 捣碎煎服,9~12克;或以使君子仁炒香嚼服,每岁1粒,总量不超过20粒 忌饮热茶。大量服用可引起呃逆、沤吐、眩晕
苦楝皮 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或楝 M.azedarach 的树皮或根皮 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杀虫,清热燥湿。主治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外治阴道滴虫病及疥癣 川楝素。楝树皮还含苦里酮、苦内酯、苦洛内酯、正三十烷、β-谷甾醇 煎服,5~10克 肝肾功能不全及胃溃疡患者慎服。不宜过量
鹤虱 菊科植物天名精 Carpesium abrotanoides 的果实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杀虫。主治蛔虫蛲虫绦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缬草酸、正己酸油酸、右旋亚麻酸、卅一烷、豆甾醇和天名精内酯、天名精酮等 煎服,3~10克
芜荑 榆科植物大果榆 Ulmus macrocarpa 果实的加工品 辛、苦,温。归脾、胃经 杀虫消。主治蛔虫病,绦虫病,小儿疳积;外治疥癣,恶疮 鞣酸、糖等 煎服,5~10克
雷丸 多孔菌科植物雷丸 Omphalia lapidescens菌核 苦,寒。归胃、大肠经 杀虫。主治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 有效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为雷丸素 研末服,每次15~20克,每日2~3次,饭后开水调服,连服3天 不宜人煎剂
南瓜子 葫芦科植物南瓜 Cucurbita moschata 的种子 甘,平。归胃、大肠经 驱虫。主治绦虫病,蛔虫病,血吸虫病 南瓜子氨酸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脂肪油等 煎服,60~120克。或研末冷开水调服
鹤草芽 蔷薇科植物龙牙草 Agrimonia pilosa 带短小根茎冬芽 苦、涩,凉。归大肠经 杀虫。主治绦虫病,外治阴道滴虫病 鹤草酚鞣质 研末空腹服,成人30克;小儿0.7~0.8克/千克体重 不入煎剂
贯众 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的根茎及叶柄基部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杀虫,清热,解毒止血。主治钩虫、绦虫、蛔虫、蛲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肿痛血热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尽 根茎含东北贯众素,三叉蕨素,东北贯众醇,黄绵马酸,绵马酸,绵马酚,低三叉蕨素,绵马次酸,羊齿烯,雁齿烯等 煎服,10~15克。鲜品尤佳 孕妇慎服
榧子 红豆杉科植物榧 Torreya grandis 的种子 甘,平。归肺、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润燥。主治钩虫、绦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小儿疳积,肠燥便秘肺燥咳嗽 含脂肪油,内有亚油酸、油酸、硬脂酸,以及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等。还含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等 打碎煎服,10~30克;炒香嚼食,每次30~40粒

槟榔未列入此表,见专条。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