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草散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7日 (一) 08:37的版本 (以“==《圣济总录》卷一二○:莽草散== 【处方】 莽草1两,白芷3分,细辛(去苗叶)1两半,荆芥穗1两半,芎藭...”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圣济总录》卷一二○: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1两,白芷3分,细辛(去苗叶)1两半,荆芥穗1两半,芎藭半两,升麻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效与作用】 风牙疼。

【用法用量】 揩齿良久,以盐汤漱口。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惠》卷二十四: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3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干姜2两(炮裂,锉),石斛2两(去根锉),天雄2两(炮裂,去皮脐),细辛2两,踯躅花半两(酒拌,炒令干),白蔹2两,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石南1两,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2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十年大风,毛发秃落,隐疹生疮,气脉不通,抓搔不觉痛痒。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温酒调下,后以羊脯下药,1日2次。勿大饱食。

【摘录】 《圣惠》卷二十四

《圣惠》卷六十九: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1两,羌活3分,羚羊角屑3分,景天3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茺蔚子3分,凌霄花3分,鬼箭羽3分,丹参3分,防风3分(去芦头),细辛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上为散。

【功效与作用】 妇人血风,皮肤瘙痒,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锉)1两,附子(去皮脐,生锉)1两,木香1两,白蔹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猝得恶毒风肿不消,结成坚核。

【用法用量】 别以榆根锉,捣绞取汁,调药于故熟帛上贴,开一小窍子出毒,干则易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焕方: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半两,寒水石半两,消石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小儿废灶火丹,丹发从足跌起,正匀赤。

【用法用量】 每用以新汲水调涂患处。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焕方

《圣济总录》卷六: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浸洗过,炙)2两半,石斛(去根)2两,萆薢3分,柏子仁(生用)3分,石龙芮3分,泽泻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芍药3分,防风(去叉)3分,山茱萸3分,菟丝子(酒浸,别捣)3分,白术3分,细辛(去苗叶)3分,芎藭3分,牛黄(研)半两,松脂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杜仲(去粗皮,炙)1两,羌活(去芦头)1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桂(去粗皮)1两半,天麻2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2两。

【制法】 上23味,将21味捣为细末,与牛黄、菟丝末拌匀。

【功效与作用】 破伤中风。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2夜1。若中风脚手甲青者,每服2钱至2钱半匕,酒调下,顿服。盖覆良久,以生姜稀粥投之,汗出即愈。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1两半(炙,去毛出汗),蝎梢1分,官桂(去皮)1分,当归1两,羌活半两,荆三棱1两,蓬莪术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效与作用】 瘫痪等风疾。

【用法用量】 如人卒中恶风昏迷未省,风涎方盛,即时以药4钱,用2钱生末,先置盏中,以2钱末,用酒1盏半,煎至8分,倾在生药盏内,调匀带热服,但不得咽喉,扶起须臾,即吐出恶涎,立愈。如诸般风疾,并依此法。每日服,永无中风及痰涎。如久患瘫痪,旦暮常服,经月余必被上有臭汗气,痕迹如人形状,其患永愈。

【摘录】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

《圣惠》卷六十九: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1两,麻黄3分(去根节),沙参3分(去芦头),独活半两,黄耆半两(锉),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防风半两(去芦头),芎藭半两,犀角屑半两,天门冬3分(去心),凌霄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效与作用】 妇人风瘙,隐疹遍身,搔痒,状若虫行,或发或歇。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4两,生姜4两,干漆4两,猪牙皂荚4两,胡麻子4两,生地黄4两,菟丝子4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入藏瓶内,盐泥固济,火煅1日后,入地1尺2寸深埋,3伏时取出,露3夜,不得着日气,研罗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乌髭。延寿。主肾虚齿痛

【用法用量】 用如齿药法揩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惠》卷六十二: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1两,皂荚2挺(去黑皮及子),鹿角屑1两,白及1两,白蔹1两,半夏1两,天南星1两,附子1两(生用,去皮脐),蛇蜕皮1条。

【制法】 上为细散,用醋面糊调为膏。

【功效与作用】 缓疽初结,微肿痛

【用法用量】 涂贴于肿处,干即再上,以肿散为度。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二

《圣惠》卷三十四: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半两,山椒皮1握。

【制法】 上为粗散。

【功效与作用】 牙齿虫蚀,有蛀孔。

【用法用量】 每用3钱,以酒、水各半盏,煎至5-7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 《圣惠》卷三十四

《圣惠》卷三十四: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1分,猪椒根皮半两。

【制法】 上锉。

【功效与作用】 牙齿虫蚀,蛀孔疼痛,不能食面肿

【用法用量】 以浆水2中盏,煎10余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 《圣惠》卷三十四

《圣惠》卷二十四: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1两(微炙),细辛3分,人参3分(去芦头),麻黄半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芎藭3合,甘草3分(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天麻1两半,防风1两(去芦头),凌霄花3分,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当归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效与作用】 风,身体如虫行。

【用法用量】 每用药1分,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又取此药2两,用苦参5两、白矾5两、桃、柳枝各5两,水1石2斗,同煎至7斗,布滤去滓,暖室中浴,浴后宜服前散。

【摘录】 《圣惠》卷二十四

《济生》卷五: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川升麻、柳枝、槐角子、鹤虱地骨皮藁本(去芦)、槐白皮

【功效与作用】 风壅热气上攻,齿龈浮肿,或连颊车疼痛,或宣露出血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1盏,入盐少许,煎至7分,去滓,热含冷吐之,日3次。

【摘录】 《济生》卷五

御药院方》卷九: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6两,生姜6两,柳枝皮(取白)6两,牛膝(去苗)6两,胡蒜子6两,生干地黄6两,菟丝子6两,无食子6两,桐子漆6两,猪牙皂角6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入藏瓶,盐泥固,火煅1日后,入地1尺2寸深埋,3伏时取出,露3夜,不得见日气,研罗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乌髭鬓,牢牙。主牙齿痛。

【用法用量】 每用手指蘸药,于牙上旋擦。

【摘录】 《御药院方》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叶1两,紫葛半两,大黄半两,赤小豆2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产后乳结核,或坚硬疼痛。

【用法用量】 用醋调如糊,敷贴核上,频易之。每易则先以热葱汤洗。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鸡峰》卷二十一: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细辛半分,莽草半分。

【制法】 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

【功效与作用】 风肿牙疼

【用法用量】 每用1钱半,水1盏,煎至8分,热含冷吐。

【摘录】 《鸡峰》卷二十一

《圣惠》卷三十四:莽草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莽草1两,细辛1两,枳壳半两(去瓤),附子1钱(生用,去皮脐),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 上为末。

【功效与作用】 牙痛连颊肿。

【用法用量】 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不得咽之。

【摘录】 《圣惠》卷三十四

中药方专题[编辑源代码]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编辑源代码]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编辑源代码]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编辑源代码]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编辑源代码]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