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锥虫病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7日 (一) 12:02的版本 (以“'''非洲锥虫病''',又称'''非洲睡眠病'''或'''嗜睡性脑炎''',是一种由寄生单细胞锥虫经采采蝇叮咬而传播的疾病,在非...”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非洲锥虫病,又称非洲睡眠病嗜睡性脑炎,是一种由寄生单细胞锥虫经采采蝇叮咬而传播的疾病,在非洲撒哈拉南部肆虐,其中有些流行区患病率高达八成。

病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水肿淋巴结胀大等症状,其後脑部和脑膜也可能出现炎症。东非锥虫病的病情可以快速恶化,脑部受影响的情况也较西非锥虫病早些及多。锥虫病晚期时可能会慢慢地出现其它神经系统毛病,昏睡的情况会续渐增加,最终导至昏迷并造成死亡,而睡眠病亦因此而命名。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非洲锥虫病。驱蚊剂并不适用於采采蝇。由于采采蝇可叮穿轻便衣服,因此最佳的预防方法是避免前往有大量采采蝇的地区。旅客如须前往受影响地区应尽量覆盖身体外露的部份和避免穿著会吸引采采蝇的蓝色衣物。被采采蝇叮咬了的旅客如出现高热应及早诊治。一般透过适当的药物和治理,病者可得痊愈。

预防非洲锥虫病的关键在于消灭采采蝇和加强个人防护。     

疾病描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非洲锥虫病是非洲人畜共患得严重疾病之一。其病原体属于布氏锥虫复合体内的3个亚种,即布氏冈比亚锥虫。布氏罗得西亚锥虫和布氏锥虫。前二者主要引起人体锥虫病,后者所致病例,临床报道极少,主要引起牛发病;美洲锥虫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除人外,锥虫还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体。在中非洲、锥虫病对当地人体健康和造成的危害是及其严重的。  

症状体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两种追虫侵入人体以后的基本过程包括:锥虫在局部增殖所引起的局部初发性反应期和在体内散播的血淋巴期,以及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期。

1.初发反应期

患者被舌蝇叮咬后约1周,局部皮肤肿胀,中心出现一红点,此即锥虫下疳。“下疳”部位皮下组织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有时可见锥虫。局部皮肤病变为自限性,约持续3周后即可消退。

2.血淋巴期

锥虫进入血液和组织间淋巴液后,可长期存在于血液和淋巴系统,引起广泛淋巴结重大,其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感染后约5-12天,出现锥虫血症。由于虫体表面抗原间隔一段时间便发生变异,致使原来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失去效应,从而导致血内锥虫数出现交替上升与下降现象。其间隔时间约为2-10天。虫血症高峰可持续2-3天,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肢体痛等症状。发热持续数日,自行消退。隔几日后体温可再次升高。此期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颈后、颌下、腹股沟等处明显。颈后三角部淋巴结肿大(Winterbottom氏征)。为冈比亚锥虫病的特征。其他体征有深部感觉过敏(Kerandel氏征)和肿大等。此外,心肌炎心外膜炎及心包积液等也可发生。脑膜炎,脑皮质充血和水肿,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主要临床症状为个性改变、呈无欲状态。出现异常反射,如深部感觉过敏、共济失调、震颤、痉挛嗜睡昏睡等。

两种锥虫所致病程不尽相同,冈比亚锥虫呈慢性过程,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其间可有多次发热,但症状较轻。有时并无急性症状,但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罗德西亚锥虫病呈急性过程,病程为3-9个月。患者多表现显著消瘦、高热和衰竭。有些病人在中枢神经系统未收侵犯以前,即已死亡。  

疾病病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冈比亚锥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妇女及儿童)及带虫者。牛、猪、山羊、犬等动物可能是贮存宿主。主要传播媒介为须舌蝇、G.tachinoides和G.fuscipes。这类舌蝇在沿河流域或森林稠密植物地带孳生。 罗得西亚锥虫病的传染源为人(猎人、渔民和采集工人)。非洲羚羊、牛、狮、鬣狗等动物为其储蓄宿主。主要传播媒介为刺舌蝇、淡足舌蝇种团及G.swynnertoni。这类舌蝇孳生在东非热带草原和湖岸的森林及植丛地带,嗜吸动物血,在动物中传播锥虫,人因进入此种地区而感染。  

病理生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人体内寄生的2种锥虫的锥鞭毛体,具多形性的特点,可分为细长型和粗短型。细长型长20-40μm,宽1.5-3.5μm,前端较尖细,有一达6μm的游离鞭毛,动基体位于虫体后部近末端;粗短型长15-25μm。宽3.5μm。游离鞭毛短于1μm,或不游离。锥鞭毛体有一个细胞核,见于虫体中央稍偏处。动基体呈腊肠型,位于虫体近后端,内含DNA,一端常生出细而长的线粒体。鞭毛起自基体,伸出虫体后,与虫体表膜相连。当鞭毛运动时,表膜伸展,即成波动膜

在用姬氏液或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淡蓝色,核居中,呈红色或红紫色。动基体为深红色,点状。波动膜为淡蓝色。细胞质内有深蓝色的异染质颗粒。

两种锥虫的锥鞭毛体,在病程的早期存在血液、淋巴液内,晚期可侵入脑脊液。在2型锥鞭毛体中,仅粗短型对舌蝇具感染性。锥鞭毛体随血液被雄或雌舌蝇吸入体内,在中肠内进行繁殖,变为细长型锥鞭毛体,以二分裂法增殖。约在感染10天后,锥鞭毛体从中肠经前胃到达下咽,然后进入唾腺,附着于细胞上,转变为上鞭毛体。经过增殖最后转变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其外形短粗,大小约15μm×2.5μm。无鞭毛,对人具感染性。当受染舌蝇刺吸人血时,循环后期鞭毛体随涎液进入皮下组织,变为细长型,经繁殖后进入血液。 在人体内寄生的2种锥虫的锥鞭毛体,具多形性的特点,可分为细长型和粗短型。细长型长20—40μm,宽1.5—3.5μm,前端较尖细,有一达6μm的游离鞭毛,动基体位于虫体后部近末端;粗短型长15—25μm。宽3.5μm。游离鞭毛短于1μm,或不游离。锥鞭毛体有一个细胞核,见于虫体中央稍偏处。动基体呈腊肠型,位于虫体近后端,内含DNA,一端常生出细而长的线粒体。鞭毛起自基体,伸出虫体后,与虫体表膜相连。当鞭毛运动时,表膜伸展,即成波动膜。

在用姬氏液或瑞氏染色的血涂片中,胞质呈淡蓝色,核居中,呈红色或红紫色。动基体为深红色,点状。波动膜为淡蓝色。细胞质内有深蓝色的异染质颗粒。 两种锥虫的锥鞭毛体,在病程的早期存在血液、淋巴液内,晚期可侵入脑脊液。在2型锥鞭毛体中,仅粗短型对舌蝇具感染性。锥鞭毛体随血液被雄或雌舌蝇吸入体内,在中肠内进行繁殖,变为细长型锥鞭毛体,以二分裂法增殖。约在感染10天后,锥鞭毛体从中肠经前胃到达下咽,然后进入唾腺,附着于细胞上,转变为上鞭毛体。经过增殖最后转变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其外形短粗,大小约15μm×2.5μm。无鞭毛,对人具感染性。当受染舌蝇刺吸人血时,循环后期鞭毛体随涎液进入皮下组织,变为细长型,经繁殖后进入血液。  

诊断检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原检查可采用涂片检查法,取患者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当血中虫数多时,锥鞭毛体以细长型为主,血中虫数因宿主免疫反应减少时,则以粗段型居多,也可取淋巴液、脑脊液、骨髓穿刺液、淋巴结穿刺物等作涂片检查。

血清学诊断方法: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年来将PCR及DNA探针技术应用于锥虫病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此外,动物接种也是一种有用的检查方法。  

治疗方案[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防治锥虫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发现、治疗病人和消灭舌蝇。改变媒介昆虫孳生环境,如清除灌木林,喷洒杀虫剂等措施。治疗药物苏拉明对各种昏睡病早期疗效良好。其他药物有喷他脒、美拉胂醇(麦拉硫砷醇)等,疗效也好。对已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须采用有机砷剂进行治疗。  

疾病预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防治锥虫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发现、治疗病人和消灭舌蝇。改变媒介昆虫孳生环境,如清除灌木林,喷洒杀虫剂等措施。治疗药物苏拉明对各种昏睡病早期疗效良好。其他药物有喷他脒、美拉胂醇(麦拉硫砷醇)等,疗效也好。对已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须采用有机砷剂进行治疗。  

安全提示[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昏睡病只发生在南撒哈拉非洲,发生在具有可能传播该病的采采蝇的地区。但是有很多地区即便存在着采采蝇,也没有发现昏睡病。

2.生活在发生该病传播并依赖于农业、捕鱼、畜牧或狩猎地区的农村人口最容易受到采采蝇的叮咬,因此最容易患病。

3.昏睡病一般发生在没有卫生系统或该系统脆弱的边远乡村地区。该病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传播。人口流离失所、战争和贫困是导致该病迅速传播的重要因素。

4.该病发展的地区范围可从一个村庄至整个区域。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疾病的严重程度在村庄之间有所不同。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