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膏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7日 (一) 01:27的版本 (以“==《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巴膏== 【处方】 象皮18克 穿山甲18克 山栀80个 儿茶(另研极细末)6克 人头发36克...”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巴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象皮18克 穿山甲18克 山栀80个 儿茶(另研极细末)6克 人头发36克 血竭(另研极细末)3克 硇砂(另研极细末)9克 黄丹(飞)香油 桑枝 槐枝 桃枝 柳枝 杏枝各45厘米

【功效与作用】 化腐生肌。一切痈疽发背恶疮

【用法用量】 用香油2千克,将桑、槐、桃、柳、杏五枝燥枯,捞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头发,炸化;再入山栀子燥枯,用绢将药滓滤去,将香油复入锅内煎滚,离火少顷。每500克香油入黄丹180克,搅匀,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将锅取起,再入血竭、儿茶、硇砂等末搅融,用凉水一盆,将膏药倾入水内,用手扯药千余遍,换水数次,拔去火气,瓷罐收贮,用时不宜见火,须以银杓盛之,重汤炖化,薄纸摊贴。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疡科捷径》卷上:巴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硇砂6两,穿甲26两,儿茶3两,桃枝21两,柳枝21两,山栀5斤,血余12两,乳香10两,槐枝21两,杏枝21两,血竭3两,桑枝21两。

【制法】 麻油40斤,每斤用纬丹4两煎成。

【功效与作用】 瘰疬未溃者。

【用法用量】 贴患处。

【摘录】 《疡科捷径》卷上

《金鉴》卷六十二:巴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别名】 回生至宝膏

【处方】 象皮6钱,穿山甲6钱,山栀子80个,儿茶(另研极细末)2钱,人头发1两2钱,血竭(另研极细末)1钱,硇砂(另研极细末)3钱,黄丹(飞),香油4斤,桑枝50寸,槐枝50寸,桃枝50寸,柳枝50寸,杏枝50寸。

【制法】 上将桑、槐、桃、柳、杏5枝入香油中煠枯,捞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头发煠化;再入山栀子煠枯,用绢将药滓滤去,将油复入锅内煎滚,离火少倾。每油1斤,入黄丹6两,搅匀,用慢火熬至滴水中成珠,将锅取起;再入血竭、儿茶、硇砂等末搅融,用凉水1盆,将膏药倾入水内,用手扯药千余遍,换水数次,拔去火气,瓷罐收贮。

【功效与作用】 化腐生肌。主一切痈疽发背,恶疮。

【用法用量】 回生至宝膏(《千金珍秘方选》)。

【注意】 用时不宜见火。

【摘录】 《金鉴》卷六十二

类证治裁》卷八:巴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别名】 白膏

【处方】 巴豆肉12两,蓖麻子12两(去壳)。

【制法】 上药用香油3斤,浸3日,再将虾蟆5个浸1宿。临熬时,入活鲫鱼10尾,共熬焦,去渣再熬,加官粉2斤,乳香5钱,搅匀。

【功效与作用】 疔疮肿毒,疮口已破者。

【用法用量】 摊贴。

【摘录】 《类证治裁》卷八

中药方专题[编辑源代码]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编辑源代码]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编辑源代码]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编辑源代码]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编辑源代码]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