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裙竹荪
黄裙竹荪 Huánɡ Qún Zhú Sūn | |
---|---|
别名 | 杂色竹荪、网纱菇 |
功效作用 | 燥湿杀虫。主足癣湿烂;瘙痒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
药味 | |
(Dictyophora mulicolor Bork.et Br.)又称黄网竹荪、仙人伞。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高8-18cm。菌盖钟形,具网格,其上有暗青褐色或青褐色粘性孢体,顶平,有一孔口。菌幕柠檬黄色至桔黄色,似裙子,具菌托,苞状,从菌该边沿下垂长6.5-11cm,下缘直径8-13cm,网眼多角形,眼孔直径约2-5 mm,菌柄白色或浅黄色,海绵状,中空,长7-15cm,粗 1.6-3cm。
夏季在竹林、阔叶林地上散生。
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湖南、安徽、云南、四川,广东、台湾、香港、海南、西藏等地区。
此种多有毒,不宜采食,可供药用。将子实体浸泡于浓度为70%的酒精中,作为外涂药用,可治疗脚癣。
药用价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药名】黄裙竹荪
【别名】杂色竹荪、网纱菇
【汉语拼音】huang qun zhu su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tyophora muclticolor Berk.et Br.
【功效】燥湿杀虫
【科属分类】鬼笔科
【拉丁文名】Fructificatio Dictyophorae Multi-coloris
【生态环境】生于竹林下或阔叶混交林下。夏、秋季单生或群生。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动植物形态】子实体高6-16.5m。菌盖钟形,高2.2-2.8cm,宽1.9-2.2cm。有显著的网络状凹穴,橘黄色,内有暗青褐色,粘性孢体,顶端平,中部具穿孔。菌裙柠檬黄色至橘黄色,长6.5-7.5cm,直径2-5cm,网眼多角形。菌柄近白色或淡橙黄色,海绵状,中空,粗1.6-2.3cm。菌托带淡紫色,(2.5-4)cm×(2-3.5)cm。孢子椭圆形,(3.5-4.5)μm×(1.5-2)μm。壁光滑,透明。
【功效分类】燥湿杀虫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浸酒涂。
【出处】《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