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寄生
柳树寄生 Liǔ Shù Jì Shēnɡ | |
---|---|
别名 | 柳寄生、杂寄生、寄生包、花椒寄生、马桑寄生、火把果树寄生 |
功效作用 | 补肝肾;祛风湿;止血;安胎。主头晕目眩;腰膝疼痛;风湿麻木;崩漏;胎动不安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肝经、肾经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苦 |
柳树寄生,又名柳叶钝果寄生。为桑寄生科簇生叶组灌木植物,高0.5-1米,全株无毛;二年生枝条黑色,具光泽。生于海拔1500-3500米的高原或山地。国内外均有分布。植物的全株可供药用,出自《贵州中草药名录》,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扎成束,晾干。具有补肝肾,祛风湿,止血,安胎之功效。
植物描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形态特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灌木,高0.5-1米,全株无毛;二年生枝条黑色,具光泽。叶互生,有时近对生或数枚簇生于短枝上,革质,卵形、长卵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稍下延;侧脉3-4对,叶柄长2-4毫米。伞形花序,1-2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2-4朵,总花梗长1-2毫米或几无,花梗长4-6毫米;苞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花红色,花托椭圆状,长约2.5毫米;副萼环状,全缘或具4浅齿,稀具撕裂状芒;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3厘米,稍弯,顶部椭圆状,裂片4枚,披针形,长6-9毫米,反折;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长3-4毫米;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果椭圆状,长8-10毫米,直径4毫米,黄色或橙色。花期2-7月,果期5-9月。
生态环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于海拔(1500-)1800-3500米高原或山地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寄生于花楸、山楂、樱桃、梨树、桃树、马桑或柳属、桦属、栎属、槭属、杜鹃属等植物,稀云南油杉上。
地理分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分布于西藏东部、云南、四川、贵州西部、广西(凌云)。缅甸、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药名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药名 柳树寄生
别名 柳寄生《纲目》、杂寄生《中药材品种论述》、寄生包《贵州中草药名录》、花椒寄生《新华本草纲要》、马桑寄生(四川)、火把果树寄生(云南曲靖)。
汉语拼音 liu shu ji sheng
药材基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为桑寄生科植物柳叶钝果寄生Taxillus delavayi (Van Tiegh.) Danser的带叶茎枝。
性味归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味微苦、甘,性平。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补肝肾,祛风湿,止血,安胎。主治头晕目眩;腰膝疼痛;风湿麻木;崩漏;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或捣汁;或炖肉。外用:适量,煎水洗。
药方选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治肾虚腰痛,腰膝酸软:柳树寄生30g,黑大豆(炒)30g,猪尾2条。文火炖汤,滤去药渣,喝汤并吃黑豆和猪尾,每2天服一剂,连服10天为一疗程。
2.治先兆性流产,阴道流血:柳树寄生、菟丝子各30g,阿胶(另烊化)15g。水煎冲阿胶饮服,每日剂,10天为一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