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俗称蜱虫病,是由一种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导致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例多发生于4~10月份,以青壮年居多。该疾病于2009年首先确认于中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在2009年尚未知其病原,先前推测病原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但在实验室检测未曾分离过该病原。后续则发现病原是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的新布尼亚病毒。
流行情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间,发现病例的中国省份为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及江苏省,大多分布在丘陵、林木区以及山区。该六省共计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住院病患有241位,其中171例确诊,21例(12%)死亡,病患多为山林区的农民。在2013年,日本与韩国亦确诊数例并有死亡发生。
传染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病借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叮咬人而传播病毒,自病患住所饲养动物身上的采集长角血蜱后,检测186只长角血蜱中,有10只(5.4%)带有病毒核酸,但病毒核酸序列接近但不完全相同于患者身上的病毒。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病毒可人传人,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临床症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主要症状有发烧、血小板减少、肠胃道症状、白细胞减少、多重器官障碍,初期死亡率为30%。
实验室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采集病患血清检体,最常见的血液学征象有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诊断方法可直接用RT-PCR检测病人检体是否具有SFTSV的核糖核酸(RNA)。或可用血清学方法,使用ELISA等检测工具来检测病患IgG抗体力价是否有四倍上升或血清阳转的情形。
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