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草
来自医学百科
山苦草 Shān Kǔ Cǎo | |
---|---|
别名 | 苦草、胆草、散血草 |
功效作用 | 清热平肝,消炎解毒。主治慢性肝炎,尿路感染,口腔炎,疮疡肿毒。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药名】山苦草
【汉语拼音】shan ku c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pantantha Hand.Mazz.
【科属分类】唇形科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2700m的干燥荒坡矮草丛丛中。
【采收和储藏】8-11月花开期采收,洗净 ,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动植物形态】散瘀草,多年生草本,长7-32cm。平展上升或齿匍匐茎,细弱,密被灰白色长柔毛或绵状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坚纸质,干时黑色,下面常带红色,长圆状倒卵形或倒三角状卵形,长1.5-3cm,宽0.8-1.8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两面被疏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疏齿,具缘毛。轮伞花序具4-8花,着生于叶腋内;花梗内;花萼紫色,漏斗状,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具10脉,萼 齿5;花冠淡紫、紫红色或紫蓝色,长0.8-1cm,外面被疏柔毛,内面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圆形,下唇宽大,伸长;雄蕊4,二强;花盘环状,裂片不明显。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褐色,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部1果脐,果脐约占腹面1/2。花期8-11朋,果期10月左右。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凉血消肿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出处】《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