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散

来自医学百科

普济方》卷二七七: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矾2钱(飞过),黄丹3钱(炒紫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驴马汗入疮。

【用法用量】 涂患处;如干,油调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七

《得效》卷十九: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黄丹(煅)3钱,白矾(枯)3钱,龙骨3钱,寒水石3钱,乳香3钱,木香(不见火)3钱,黄连3钱,黄芩3钱,槟榔3钱,腻粉3钱,脑子少许。

【制法】 上为末。

【功效与作用】 敛疮口。主

【用法用量】 随疮干湿用之:干则用温盐汤洗;湿净干,却掺其上。用不可太早,须脓血去净临好方用。

【摘录】 《得效》卷十九

《圣惠》卷三十四: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黄丹半两,白矾1两,川升麻1分(末),细辛1分(末),麝香1钱(细研)。

【制法】 先研白矾、黄丹为细末,于生铁铫子内炒如火色,取出,于地上用纸一重衬,以物盖之出火毒,1宿后,入川升麻等3味,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牙齿历蠹色黑。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掺于患处。

【摘录】 《圣惠》卷三十四

《圣惠》卷五十九: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黄丹3两(炒令紫色),枣肉30枚(捣为1块,用纸紧裹,大火烧令赤,候冷取出),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

【制法】 上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休息痢诸药无效,赤白痢水泻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赤白痢及水泻,每服半钱,粥饮调下。

【注意】 忌油腻、冷物。

【摘录】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三: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黄丹1两,胡粉1两,栝楼根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泽泻3分,石膏1两半,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白石脂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消渴饮水过多,烦热不解。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大方》: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矾1钱,龙骨1钱,黄丹1钱,麝香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小儿丹肿。

【用法用量】 先以绵杖子拭耳内令净,后用纸捻子蘸药人耳内

【摘录】 《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大方》

《圣惠》卷五十三: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黄丹3分(炒令紫色),栝楼根1两,前胡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泽泻半两,石膏1两(细研),赤石脂半两(细研),贝母半两(煨令徽黄)。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效与作用】 消渴,心神烦闷,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七十三: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黄丹1两,白矾3分,芎䓖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效与作用】 妇人阴痒,似有虫状,烦闷。

【用法用量】 以谷囊盛,纳阴中。虫当自出。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九十三:黄丹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黄丹半两,莨菪子半两,黄明胶半两,青州枣30枚(去核)。

【制法】 上药捣做1团,烧令通赤,放冷,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小儿一切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米饮调下,每日-4次。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中药方专题[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