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四烯酸水平较高的遗传倾向与较低的双相情感障碍风险相关

  • 来源:爱思唯尔
  • 2024-05-01 08:39:03

根据《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含有花生四烯酸(一种存在于鸡蛋、家禽和海鲜中的 omega-6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循环水平较高的遗传倾向已被发现与较低的双相情感障碍风险相关。精神病学,爱思唯尔出版。这一新证据为潜在的生活方式或饮食干预措施铺平了道路。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使人衰弱的情绪障碍,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躁狂和抑郁。尽管其病因尚不清楚,但先前的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高度遗传性。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和代谢物水平改变之间存在联系,支持循环代谢物在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中发挥重要病因作用的观点。

首席研究员 David Stacey 博士,南澳大利亚大学澳大利亚精准健康中心;南澳大学临床与健康科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南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研究所解释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代谢物在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中发挥着作用。通过识别在双相情感障碍中起因果作用的代谢物,我们希望能够强调潜在的潜在作用。”生活方式或饮食干预。”

通过应用孟德尔随机化(一种强大的因果推理方法),研究人员在血液中研究的 913 种代谢物中鉴定出 33 种与躁郁症相关,其中大多数是脂质。

研究人员还发现,躁郁症风险基因簇(FADS1/2/3)编码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酶,介导躁郁症与花生四烯酸和其他代谢物水平之间的关联。

《生物精神病学》编辑 John Krystal 医学博士在评论这些发现时表示:“花生四烯酸通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身体和大脑中的 omega-6 脂肪酸,有助于细胞膜的健康。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个令人着迷的研究结果。”在开发双相情感障碍风险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特别是那些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且FADS1/2/3基因簇中存在风险基因变异的患者。”

Stacey 博士指出,“有趣的是,我们观察到一种模式,即含有花生四烯酸脂肪酸侧链的脂质的遗传倾向与较低的双相情感障碍风险相关,而含有亚油酸的脂质则相反。由于花生四烯酸是由肝脏中的亚油酸合成的,这表明花生四烯酸合成途径对于躁郁症很重要。”

鉴于其存在于母乳中,花生四烯酸被认为对婴儿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并且在许多国家被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因此,它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发育途径来影响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这与当代双相情感障碍作为神经发育障碍的观点是一致的。花生四烯酸可直接源自肉类和海鲜产品,或由膳食亚油酸(例如坚果、种子和油)合成。

Stacey 博士总结道:“据我们所知,我们的研究是第一项强调花生四烯酸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潜在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了确定花生四烯酸补充剂的预防或治疗价值,有必要进行临床前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我们特别关注花生四烯酸合成途径受损或天然饮食来源不良的人,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支持以生命早期营养为重点的精准健康干预措施的潜在途径,以确保婴儿和儿童获得足够的花生四烯酸和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支持最佳的大脑发育,这也可能降低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医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