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 (CSI) 的研究人员在了解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癌症化疗后复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助理教授 Anand Jeyasekharan 领导的这项研究重点关注癌症环境中发现的一种称为“巨噬细胞”的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细胞的变化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程度有关。
巨噬细胞在进化上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古老的手臂,最初的进化是为了帮助吞噬入侵的微生物或垂死的细胞。它们也经常在癌症中被发现,但它们与淋巴瘤的相关性尚不清楚。
该研究的本质在于深入研究DLBCL肿瘤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多样性。通过采用 CSI 显微镜和多重分析 (MMA) 核心设施提供的一种称为数字空间分析 (DSP) 的新方法,该团队能够检查肿瘤中复杂的细胞混合物中巨噬细胞的分子特征,识别巨噬细胞的子集与化疗后复发有关。这项研究展示了巨噬细胞多样性在理解和治疗这种常见形式的侵袭性淋巴瘤方面的重要性,不仅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疾病的进展,而且还揭示了潜在的新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由于巨噬细胞在多种癌症中很常见,因此可以使用类似的空间方法来评估与患者结果相关的巨噬细胞的独特模式。
免疫疗法被誉为癌症治疗的下一个前沿领域,目前大多数免疫治疗方法都针对另一种类型的细胞——T细胞。对巨噬细胞多样性的深入了解有望发现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对抗巨噬细胞来改变 DLBCL 和其他癌症的肿瘤环境。
此前,对癌症中免疫细胞的研究是“批量”进行的,仅提供了它们在肿瘤中存在的总体概述。然而,随着现在技术的进步,我们的团队可以以单细胞分辨率检查巨噬细胞的分子特征,同时保留其空间背景。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些古老免疫细胞的不同特征,这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疾病的进程。这一进步为 DLBCL 的个性化分层和治疗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阿南德·杰亚塞卡兰,助理教授
未来的工作:探索巨噬细胞在生物和临床环境中的影响
展望未来,Jeyasekharan 助理教授的团队将更深入地研究他们已确定的巨噬细胞特征的生物学和临床影响。他们的目标是了解这些特征如何影响疾病进展和患者生存。这可能会导致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案的创建,这些工具和治疗方案是根据每位患者疾病的独特特征专门设计的。这些进步不仅预示着对抗DLBCL,而且还预示着对抗其他类型癌症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