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木花
楤木花 Sǒnɡ Mù Huā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止血。主吐血 |
英文名 | Root of Chinese Aralia, Chinese Aralia Bark and Root-bark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拾遗》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苦、涩 |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 Sǒnɡ Mù Huā
【英文名】 Root of Chinese Aralia, Chinese Aralia Bark and Root-bark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clinensis L .
采收和储藏:7-9月花开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被黄褐色绒毛,疏生细刺。叶为2-3回羽状复叶,长60-100cm;叶柄粗壮,长可达50cm;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每羽片有小时5-11,基部有1对小时,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14cm,宽3.5-8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上面被黄褐色柔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脉上尤多,边缘具细锯齿,侧脉7-10对,伞形花序组成顶生的大圆锥花序,长50-80cm,密被黄褐色绒毛;伞形花序有30-50朵花,直径2.5-5cm;花梗长3-4cm;苞片锥形,膜质,长3-4mm,均被黄褐色绒毛;萼无毛,边缘有5齿裂;花淡绿白色,直径约3mm;花瓣5,三角状卵形;雄蕊5,花丝长约2.5mm;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核果球形,浆果状,成熟时紫黑色,直径约4mm,具5棱,花柱宿存。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700m的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份】 1.参见楤木白皮条。茎皮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合欢酸(echinocystic acid)及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和七叶内酯二甲醚(esculetin dimethyl ether)。
2.-及β-塔拉林(α-,β-taralin),纟由齐墩果酸和糖生成的皂甙。另含皂甙Ⅰ,Ⅱ,Ⅲ(avaloside A,B,C)。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齐墩果酸40mg/kg腹腔注射,对醋酸及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毒性】 毒性:楤木总甙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724mg/kg,1/32-1/2 LD50的剂量对小鼠微核试验无影响,1/45-1/5 LD50的剂量对小鼠显性致死性试验无影响,0.0016mg/ml-16mg/ml Ames 试验无致突变作用。
【性味】 味苦;涩;性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附方】 ①治关节风气痛: 楤木根白皮五钱。加水一碗,黄酒半碗,煎成一碗,早晚各服一剂,连服数天,痛止后再服三天。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②治肾炎水肿: 楤木根一至二两。酌加水煎,日服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③治肝硬化腹水: 楤木根四两,瘦猪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 (《江西草药》)④治虚肿: 楤木根皮一两。炖肉,不放盐食。(《云南中草药》)⑤治胃痛、胃溃疡、糖尿病: 楤木根皮三至五钱。水煎,连服数日。 (《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⑥治遗精:楤木根皮一两。水煎去渣,加猪瘦肉炖服。(《江西草药》)⑦治淋浊: 刺老包根一两。煮水服。(《贵阳民间药草》)⑧治红崩白带: 刺老包根四两。水二大婉,煎至一中碗,去其渣,甜酒为引,煎服。 (《贵阳民间药草》)⑨治糖尿病: 榴木根一两,银杏四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⑩治风热咳嗽:刺老包根三钱,果上叶二钱。水煎服。
(11)治咳喘:刺老包根四两,肉一斤。炖之,服肉及汤。
(12)治痈毒: 刺老包根五钱至一两。煎水内服。
(13)治痔疮: 刺老包根四两(干的用五钱)。炖猪肉半斤,分三次服。(⑩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14)治跌相损伤,骨折:楤木根、马尾松根、杜衡根、青木香根(均鲜)各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15)治腰椎挫伤: 鲜楤木根皮一至二两,猪蹄一只。水炖,服汤食肉。另用楤木根适量,煎水外擦。(《江西草药》)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取根白皮,煮汁服之一盏,当下水。如病已困,取根捣碎,坐,其取(取其)气,水自下。又能烂人牙齿,齿有虫者,取片子许大,纳孔中,当自烂落。
2.《草木便方》:解毒,散热,除风痰。治风痰,鼻衄,牙痛,痔疾,痢疾,疯狗咬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驱风,镇咳。治妇女红崩,男子淋浊。
6.《陕西中草药》:消肿止痛,健脾利水。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肝炎,跌打损伤,骨折,虚肿,无名肿毒。
【摘录】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