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兰
虎耳兰 Hǔ ěr Lán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解毒消肿。主无名肿毒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
药味 | |
虎耳兰(Haemanthus albiflorsu),又名虎耳,是原产于非洲南部的石蒜科网球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15~20厘米,根茎缩短成扁球形,具节。叶从基部抽出,对生,开展,宽大,通常4~6片排列整齐。肉质叶肥厚,常绿全缘,先端成舌状,具微绒毛,酷似虎耳,故名虎耳兰。
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名】Haemanthus albiflos jacq.
【分类】石蒜科,虎耳兰属
【辨异】百合科(或归入龙舌兰科),虎尾兰属虎尾兰,亦别称“虎耳兰”,应为讹称,不可与本种混淆。他们俩形态、习性完全不同。虎耳兰百合科(或归入龙舌兰科),虎尾兰属虎尾兰,亦别称“虎耳兰”,应为讹称,不可与本种混淆。他们俩形态、习性完全不同。
虎耳兰又名牛舌兰,为石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叶片宽厚,肉质,自鳞茎上方短茎上抽出,伞形花序顶生,花有白色、红色、粉红色,以白花者常见。
虎耳兰,是原产于非洲南邮的石蒜科网球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宽叶株高20~30厘米,根茎缩短或扁球形,具节。叶从基部抽出,对生,开展,宽大,通常4~6片排列整齐。
虎耳兰喜阳光、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它较耐旱,不耐寒,生长适温15~25℃,要求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
栽培虎耳兰的基质可用泥炭、腐叶土和河沙混合调匀而成。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饼肥,再适当补充磷肥。冬季休眠以后可重新换盆及分株。在寒冷地区要移入温室养护,保证最低温度为5℃,否则易受冻害。
虎耳兰是优良的观叶花卉,叶片宽阔而微弯曲,姿态优美,每年8月顶生花序,用它盆栽陈设于几架、案台、书橱等处,青翠宜人,观赏效果很好。
繁殖:
常用播种和分株法。播种繁殖,种子于花后2个多月成熟。因种子大,可直接盆播,播后15天发芽,实生苗城4-5年才能开花。分析繁殖,小鳞茎发育缓慢,一般2~3年分株1次,常以3~4
月换盆时托出母株,将小鳞茎扒开分栽,城培训2年才能开花。
栽培管理:
盆栽用腐叶土、泥炭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花茎形成前施磷钾肥1次,施肥勿浓或过量。
生育期要见表土干燥后再浇水,切忌雨淋、积水,会引起鳞茎腐烂。夏秋季盆土过干,则影响叶片生长。冬季有短期半休眠状态,应减少浇水,置于室内向阳处越冬。
需要较好的光照环境,夏季要遮荫,其他季节,特别是秋季,要加强光照、肥水管理,以保证花序发育良好及整株姿态的优美。如果过于荫蔽,不仅叶片变薄,还会影响开花及整株姿态。
病虫害防治:
生长期常见叶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
应用:
虎耳兰叶片宽阔,每年8月顶生花序,颇为别致,适合室内盆栽观赏。
形态特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网球花 多年生草本。鳞茎球形,直径4-7cm。叶3-4枚;叶柄短,鞘状;叶片长圆形,长15-30cm,主脉两侧各有纵脉6-8条,横行细脉排列较密而偏斜。
花茎直立,实心,稍扁平,高30-90cm,先叶抽出,淡绿色或有红斑;伞形花序具多花,排列稠密,直径7-15cm,下有佛焰苞状总苞1轮,总苞片3-多枚;花红色。
花便纤细;花被管圆筒状,长6-12mm;花被裂片线形,长约为花被管的2倍;雄蕊着生于花被管喉部,长于花被裂片或有时伸出很长。
花丝丝状,红色,花药黄色较小,长圆形,丁字形着生;子房下位,球形,3室或开花期退化为1室,花柱丝状,柱头不裂或微3裂。浆果球形或长圆形,鲜红色;种子球形,暗灰褐色。花期为夏季。
生境分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态环境:中国引种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非洲热带。
生物学特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组织培养由于具有繁殖系数高,快速,可得到无病毒株等优点,在花卉苗木生产上多被采用。虎耳兰是石蒜科网球花属鳞茎植物,又名白花虎耳兰,白花网球花,白花画刷花,原产非洲南部,虎耳兰既可观花又可观叶,上海地区初冬开花,花期可长达2个月,其花,叶娇嫩,秀丽大方,植株周年常绿,非常适于室内
盆栽观赏。常用分株或播种繁殖,但上海地区不能产生种子,繁殖非常慢。为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能途径,外植体分化选择生长旺盛的盆栽虎耳兰植株中春季萌发的幼嫩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在超净台上用75%酒精润洗30,用无菌水冲洗2次,再于饱和漂白粉溶液中振荡洗涤20,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将叶片切成0.5的外植体块,接种于+0.65%琼脂+3%蔗糖+不同6一和浓度配比的诱导培养基中。每处理接种40块,重复3次。
6一和组合如下:'一1:6一0.5/(单位下同)+0.2;一2:6一0.5+1.0;一3:6一0.5+2.0;一4:6一1.0+1.0;一5:6一2.0+1.0;一6:6一3.0+1.0;一7;6一2.0+0.1;1—8:6一3.0+0.1.1.3壮苗增殖将带有不定芽的外植体块切割成小块,接种到+0.65%琼脂+3%蔗糖+不同6一和浓度配比+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上,每种培养基接种20块,重复3次。6一和比例及浓度组合女ⅱ下:一1:6一2.0+0.;一2:6一2.0+0.1+0.2%;一3:6一0.5+2.0。
统计不定芽的增殖倍数(增殖倍数=总芽数/接种芽数),观察不定芽生长情况。1.4生根在无菌条件下,取以一2培养基获得的长势基本一致的2.5以上的无根试管苗,接种在1/2+0.65%琼脂+1.5%蔗糖+不同浓度的或+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中,每种培养基接种66株,重复3次。培养20后统计各培养基中试管苗的生根率,40后测定根的生长指标(根数,根长,根冠比).或浓度及浓度组合如下:一1:0.2;一2:0.2+0.2%;一3:0.2;一4:0.2+0.2%.1.5移栽苗长出旺盛的根后,在室温下开瓶炼苗21,直接移栽入1/3泥炭+2/3沙壤土的花盆
中;或在室温下炼苗2后,先移入(泥炭):(珍珠岩):(蛭石)=4:2:1的基质中,浇施0.1%溶液(加几滴),一周后再移入1/3泥炭+2/3沙壤土的花盆中。
以上培养基值调至5.8左右;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1500~2000,每日光照1211.2结果与分析2.1不定芽的诱导将外植体块分别接种到一1,一2,一3,一4,一5,一6,一7,一8培养基上,约15后外植体均有明显增厚膨大。继续培养7后,外植体切口处出现少量愈伤组织,再继续培养7,在一7,一8培养基上的外植体上形成了不定芽。
在一1,一2,一3,一4,一5,一6培养基上出现的少量愈伤组织继续长大,在外植体四周形成明显增大的愈伤组织块,再继续培养30,一1,一2,一3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块分化出少量的不定芽,而一4,一5,一6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块继续长大,若再继续培养多逐渐褐化,极少能分化出不定芽,有些还出现了不定根的分化.统计以上培养基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出芽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数一污染的外植体数),并观察不定芽的诱导情况。
虎耳兰的组织培养229注:一出芽极少,长势差;+出芽较少,长势一般;++出芽稍多,长势稍好;+++出芽多,长势较好,但有白化苗;++++出芽多生长旺盛,无白化苗(下表均同):一.+.++,+十+,++++()?由表1可知,不同6一和组合对不定芽诱导率差异显着培养基一8和一7显着增加了不定芽的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达到100%和95%,但前者不定芽的生长势比后者差。
分析结果认为,培养基1—7即6一和浓度分别为2.0和0.1时最有利于虎耳兰不定芽的诱导.2.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的筛选由表2可知,一1和一2培养基显着增加了不定芽增殖倍数,其中一2培养基中不定芽发育良好。呈深绿色,生长健壮,旺盛,经几次继代后,可形成大量不定芽;一1培养基中的不定芽长势较一2为差,黄绿色,生长较慢;一3培养基显着降低了不定芽增殖倍数,同时愈伤组织易分化根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繁殖特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虎耳兰主要用分株、扦插法繁殖。分株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秋最佳,可结合换盆进行。首先将盆土抖掉,再用利刀将根部萌生的子株从母株结合的部位切开。然后上盆,置于半荫环境。
常用播种和分株法。播种繁殖,种子于花后2个多月成熟。因种子大,可直接盆播,播后15天发芽,实生粉红虎耳兰苗城4-5年才能开花。分析繁殖,小鳞茎发育缓慢,一般2~3年分株1次,常以3~4月换盆时托出母株,将小鳞茎扒开分栽,城培训2年才能开花。
扦插法繁殖快,成活率高,是繁殖虎耳兰的好方法。具体做法是:于4~8月挑选生长健壮、肥厚的叶片,切成10厘米的段,1/3插入纯河沙中,经过2~3个月后,可萌发若干小芽,待小芽长至3片真叶时即可上盆栽植。
栽培管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栽培盆栽用腐叶土、泥炭和粗沙的混合土壤。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花茎形成前施磷钾肥1次,施肥勿浓或过量。生育期要见表土干燥后再浇水,切忌雨淋、积水,会引起鳞茎腐烂。夏秋季盆土过干,则影响叶片生长。冬季有短期半休眠状态,应减少浇水,置于室内向阳处越冬。
需要较好的光照环境,夏季要遮荫,其他季节,特别是秋季,要加强光照、肥水管理,以保证花序发育良好及整株姿态的优美。如果过于荫蔽,不仅叶片变薄,还会影响开花及整株姿态。
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湿润环境,夏季需半阴,开花后宜干燥。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8-24℃,冬季为13-15℃,不耐寒,土壤以微酸性的砂壤土为宜。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种子于花后2个多月成熟,因种子大,可直接点播,覆土2cm,播后14d发芽。实生苗需3-5年才能开花。分株繁殖 小鳞茎发育缓慢,一般2-3年分植1次,常在3-4月进行,将侧生小鳞茎扒开,分组种植。小鳞茎培养2年才能开花。
春季分植时,施足基肥,生长期需施追肥。生长适宜温度夜间为10-12℃,白天为16-21℃。夏季宜半阴,花期需凉爽,秋末鳞茎休眠越冬,不得低于5℃,并保持土壤干燥。
注意事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虎耳兰即白花网球花,为石蒜科球根花卉,叶常绿,肥厚肉质,宽带形,先端舌状,叶缘密生柔毛,通常有2-4片叶,花萃高于叶丛,先端着生密集伞形花序,呈圆球状,白色花丛顶端着黄色的花药,鲜艳醒目,其形态十分可爱,是室内陈设花齐中的佳品。此草原产南非,喜温暖湿润环境,喜光也较耐阴,畏烈日,不甚耐寒,适宜于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中。虎耳兰多用分株法繁殖,于春季3-4月结合翻盆,倒出植株,将侧生的小鳞茎分植,一般3-4年满盆后才分一次。种子宜采后即播,但小苗成长后要3年以后才能开花。
虎耳兰以观叶为主,栽培还是比较容易的,盆栽时,盆土可用塘泥2份,腐叶土和沙土各l份混合。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不要过于,否则会引起叶片发黄,影响生长。雨季要特别注意,不能让雨淋,更不可让盆土积水,宜放在避雨处,平时每隔半月施一次15%的饼肥水,开花前,增施两次复合肥,除盛夏需遮荫外,其它季节都应给予较充足的光照,若光照不足,或盆土湿度过大,会引起枝叶徒长,并导致叶片软垂而大大降低观赏价值。
由于此草不太耐寒,初冬即应移入室内,放在向阳处,温度只要不低于0℃就能越冬。入室后应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病虫害防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长期常见叶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
习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虎耳兰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湿润环境,夏季需半阴环境,不可曝晒;花后宜干燥,以微酸性的沙壤土为好。耐寒性差,冬季温度不可低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