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棘

来自医学百科
马棘
Mǎ Jí
马棘
别名 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拼音名】 Mǎ Jí

【别名】 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

【来源】 为豆科木篮属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以全株入药。秋季挖根或采全株,洗净,切片晒干或去外皮切片晒干。也可鲜用。

【原形态】 小灌木或半灌木,高60~90厘米。茎直立,分枝多,被白色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达5.5厘米;叶柄被毛;小叶7~11片,小叶片矩状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全缘,幼时稍被毛,老时秃净,小叶柄甚短,小托叶锥状。夏季开花,叶腋抽出遂式总状花序,花后较叶为长,可达10厘米,花约40朵,着生紧密,几无梗;花萼钟状,5裂,蝶形花冠红紫色,长约5毫米,旗瓣大,椭圆状圆形,被白色短柔毛;二体雄蕊。荚果圆柱形,幼时密生丁字毛,熟后暗紫色,内有肾状种子数粒。

【生境分布】 生于山脚、路旁、溪边、灌丛或林缘石隙中。分布于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性味】 苦、涩,平。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搽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