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

来自医学百科

世界高血压日为每年的4月7日。后来,又将每年的5月第2个周日定为全球所谓的世界高血压日。

197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2005年以后,将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末这个日期定为全球所谓的世界高血压日。

由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疾病。它涉及到的面很广,危害严重,现在它不仅仅是一个健康医学问题,也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世界各个国家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0%到20%,高血压不仅使患者产生头疼、头晕、胸闷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最重要的是高血压会导致脑、心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管的病变,重的会使患者致残,致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非常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最主要的一项成果就是建立了世界高血压联盟这一组织,这一组织是由各个国家的高血压联盟小组组成的,在各个国家的高血压联盟是由各个国家的流行病学、临床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的。

世界高血压联盟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与宣传,教育全民包括患者和医务人员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宣传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等等。

世界高血压联盟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末(星期六)定为了世界高血压日。目的是为了唤起全球所有的人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引起各个国家政治各个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在1989年5月12号也正式成为世界高血压联盟的盟员国,也成立了相应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从98年开始,在每年的10月8号为中国的全国高血压日,显示了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及中国的医务界对预防、治疗高血压的重视。

时间[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每年的4月7日为世界高血压日。

2005年,世界高血压联盟,又将每年的5月第2个周日定为全球所谓的世界高血压日。

主题[编辑 | 编辑源代码]

The theme for each WHD is selected by the WHL executive and council members to promote WHD objectives:

2005 Awareness of hypertension

2006 Prevent hypertension – ‘treat to goal’

2007 Healthy diet – healthy blood pressure

2008 Measure your blood pressure…at home

2009 Salt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Two Silent Killers

2010 Healthy Weight – Healthy Blood Pressure

高血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简称为[[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目前医学额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终身性疾病,目前任何药物均不可能彻底治愈高血压,高需要需要终身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以达到最好的生活状态。

高血压的分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4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升高。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高血压的分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类 别收 缩 压 (mmHg )舒 张 压 (mmHg )
正常血压<120<80
正常高值120-13980-89
高血压≥140≥90
1级高血压(“轻度”)140 -159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 -179100 -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
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140<90

 上表: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临床表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症状

大多数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约1/5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的关联,因高血压性血管痉挛或扩张所致。典型的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即可消失。高血压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其他原因的头痛,往往与血压高度无关,例如精神焦虑性头痛偏头痛青光眼等。如果突然发生严重头晕与眩晕,要注意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过度降压、直立性低血压,这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功能减退者容易发生。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出现受累器官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另外,有些症状可能是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所致。

(二)体征

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有较大波动。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血压有明显昼夜波动,一般夜间血压较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形成清晨血压高峰。患者在家中的自测血压值往往低于诊所血压值。高血压时体征一般较少。周围血管搏动、血管杂音、心脏杂音等是重点检查的项目。常见的并应重视的部位是颈部、背部两侧肋脊角、上腹部脐两侧、腰部肋脊处的血管杂音。血管杂音往往表示管腔内血流紊乱,与管腔大小、血流速度、血液黏度等因素有关,提示存在血管狭窄、不完全性阻塞或者代偿性血流量增多、加快,例如[[肾血管性高血压]]、大动脉炎主动脉狭窄、粥样斑块阻塞等。肾动脉狭窄的血管杂音,常向腹两侧传导,大多具有舒张期成分。心脏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有些体征常提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例如腰部肿块提示多囊肾或嗜铬细胞瘤;股动脉搏动延迟出现或缺如,并且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提示主动脉缩窄;向心性肥胖、紫纹与多毛,提示cushing综合征可能。

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高血压病人的初次体检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血压。

两侧血压对比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部血管杂音及肿块、周围动脉搏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5、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医学高血压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药物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高血压是一老年性疾病,目前而言是一种不可彻底治愈的疾病,所以需要药物地控制,只要药物运用得当,一般可以控制满意,不影响生活质量。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氯噻酮速尿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5、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6、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

8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

9 、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安达血平片

10、外用贴剂:李氏灵坤膏、悬压贴、降压申贴等

11、缓解保健品:巴马长生源(采自巴马长寿乡,火麻,罗布麻,枸杞子等纯中药材等)

中医疗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历史悠久,但目前科学证明,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是不能彻底治愈高血压的,希望广大患者不要上当受骗。

1、降压枕疗法

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其性大寒,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雅疼等功能,及袪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大寒,用石膏枕头,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Bkh3v.jpg

气功疗法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2、头部按摩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而且头部有几十个穴位。正确的按摩和日常的一些良好习惯对高血压患者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

(1)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疏通经脉,流畅气血,调节大脑神经,刺激皮下腺体分泌,增加发根血流量,减缓头发的早衰,并有利于头皮屑和油腻的清除。

梳头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梳头一次,用力适中,头皮各部全部梳理一遍,每次-3分钟。

(2)推发 两手虎口相对分开放在耳上发际食指在前,拇指在后,由耳上发际推向头顶, 两虎口在头顶上会合时把发上提,反复推发10次,操作时稍用力。两掌自前额像梳头样向脑部按摩,至后颈时两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挤压后颈有降压的作用。

3、足部按摩法

中医经络学指出,脚心是肾经涌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包络劳宫穴的部位,经常用手掌摩擦脚心,可健肾、理气、益智、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等,对高血压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 有人观察到足与整体的关系类似于胎儿平卧在足掌面。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脏腑即分布在跖面(脚掌)中部。根据以上原理和规律,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变。

4、足浴疗法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部穴位,促进血脉运行,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降压疗疾的目的。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水量以能没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

中药降压散就是在“内病外治”体系下的一种通过“足浴泡脚”来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在此体系下综合运用了“引血下行法”及“养肾调肝法”治疗高血压,这三法组合,称之为“足浴三联疗法”。治疗效果非常的好。

5、高血压茶疗法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敦煌罗布麻茶

罗布麻茶: 罗布麻茶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唯一没有副作用的绿色降压茶,罗布麻茶又讲究原产地野生的为最好,罗布泊周边所产的罗布麻是最好的。

《常用药物新用途临床大全》记载:每日用罗布麻叶3-6克,开水泡当茶喝,共治596例;服三个月,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者254例。其中血压下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143人,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19.5毫米汞柱者268人,有效率可达88.5%;超过半年者高达93.3%;且一直稳定在正常值。饮用时间越久,效果越好;产品集预防和治疗于一身。

菊花茶:所用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三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用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

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可治疗高血压。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每天数次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中医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疗效尤为明显。

预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合理膳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控制高血压要点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与下面的“高血压饮食宝典”冲突!!!!----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⑤其他食物

适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 酒类饮料、盐浸食物(成菜类、成鱼子)酱菜类、咖啡。

3.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① 首先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 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④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⑤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⑥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⑦ 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4.果蔬

每天人体需要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有人提倡,每天吃1-2只苹果,有益于健康,水果还可补充钙,钾、铁、镁等。

5.补钙

有人让高血压患者每天服1克钙,8星期后发现血压下降。因此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紫菜等。

6.补铁

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铁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适量运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心理平衡[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血压自我管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8、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性生活①事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②酒后应禁止性生活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时就医。

高血压误区[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误区1:高血压可以根治

高血压病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终身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但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可以根治高血压,不必再服降压药。这些全是虚假宣传,会影响高血压的规范治疗。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轻信。

误区2:没有症状血压就不会高

大部分人得了高血压病后并没有典型的症状。而且,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不适,都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脏病或肾功能不全等,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

误区3:在医院比在家测量血压更准确

在医院和在家中测血压,结果是有一定差别的。很多人因为就医紧张,在医院测量的血压数值高,而在家庭测量的血压不高,因此患者容易被过度诊断为高血压,医生也有可能给予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因此,对于诊断高血压,以及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效果,可以通过家庭血压测量来补充。专家推荐在家里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

误区4:太早用药,以后会无效

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如现在症状不重就不要用药,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因为血压升高后,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预防心、脑、肾等器官受到伤害,其远期的预后就越好。如果等到这些脏器出现了并发症,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5:服用降压药会影响肝肾功能

绝大部分降压药都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造成损害。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实际上,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降压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利大于弊。

误区6:凭感觉服用降压药

一些高血压患者仅凭感觉用药,头晕吃药,头不晕不吃药。其实,血压的高低是无法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头晕等症状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在血压降至正常后就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导致血压波动,加重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

误区7:降压只用保健品

近些年保健食品越来越多,各种宣传铺天盖地。很多保健品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实际上保健食品没有明确的降血压作用。保健品不同于药品,其所谓的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消费者若对该类产品认识不够,使用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危险。有高血压的人应当到正规医院就诊。

误区8:去医院复查前停药

有些人去医院复查之前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认为停药后血压测量得更真实,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医生更关注服药后血压水平。因此,无论是否去医院就诊,均应按时服药。

误区9:长期用药将形成耐药性

有些人用药一段时间,即使没有不适的表现,血压稳定,也担心耐药,要求换药,其实没有必要。降压药不像抗生素类药,长期服用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小。有些病人开始服用药物有效,过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了,多数是由于病情进展所致或者发生了其他情况,这时候应该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添加或更换降压药物。

误区10:降压治疗有药就行

部分人认为,得了高血压病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可以,而对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这也是一种误区。其实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因为这些因素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降压药物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必须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考文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陆再英主编
  • 《实用内科学》第13版.陈灏珠主编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