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尖
两头尖 Liǎnɡ Tóu Jiān | |
---|---|
别名 | 红背银莲花、红被银莲花 |
功效作用 | 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
英文名 | RHIZOMA ANEMONES RADDEANAE |
始载于 | |
毒性 | 有毒 |
归经 | 脾经 |
药性 | 热 |
药味 | 辛 |
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基本信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拉丁名】Rhizoma Anemones Raddeanae【别名】竹节香附、草乌喙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莨科银莲花属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Regel)的干燥根茎。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形态特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原为多年生草本。干燥根茎,长纺锤形,略弯曲,一端较粗,长0.8~3厘米,直径2~7毫米。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具微细纵皱纹,彭大部位常有1~3个支根痕呈鱼鳍状突起,偶见不明显的3~5环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边缘棕黑色,中央淡灰白色至淡棕褐色。气微弱,味涩,略麻辣。以条肥大、断面白色、粉性足、质坚实者为佳。
生态分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地林中或草地阴处。
资源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及山东东北部、河北、山西等地,以吉林、山东产量最多
采收加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5~6月,可于苗枯前采挖根茎,除去地上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沸水烫过后,晒干。
化学成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茎含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薯蓣皂甙元(diosgenin),竹节香附皂甙(raddeanin)R0、A、B、C、D、E、F,红背银莲花皂甙(raddeanoside)R8、R9,毛茛甙(ranunculin),白头翁素(anemonin)及竹节香附皂甙H,其中竹节香附皂甙A又叫做多被银莲花素(anemodeanin)A。
药理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抗癌作用】多被银莲花素A30ug/ml,在体外能显着抑制小鼠S180和腹水型肝癌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其抑制率随作用时间(12~48小时)延长而增加,它对DNA合成48小时的ID50为21ug/ml。Ip多被银莲花素A10mg/kg×5天能提高小鼠血浆cAMP含量61%。由于TdR,Urd和Leu分别是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前身物,它们的参入率可反映细胞代谢的活力。多被银莲花素30ug/ml能显着抑制这些前身物参入体外培养的S180和AH细胞,提示多被银莲花素A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一般认为ID50在1~100ug/ml者为有效药物。多被银莲花素A作用后,AH细胞的DNA合成不能恢复,其抑制作用似属DNA模板损伤型。另外亦具有提高细胞内或细胞外的cAMP含量有防止细胞癌变及抑制其分裂的作用。多被银莲花素A可提高小鼠血浆cAMP含量的61%(与对照组比较),说明本品对抑制癌细胞可能有利。
功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药用价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两头尖入药具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痹的功效,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根据临床报道广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癌症、痹症、腰腿疼痛的治疗。
中药药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膏药上敷贴。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注意】本品有毒,内服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四川中药志》)。
药方选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治慢性关节疼痛:两头尖八分,防风三钱,牛膝四钱,威灵仙四钱,松节二钱,鸡血藤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痈疽疮疡:两头尖八分,金银花一两,地丁一两。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鉴别[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置水浴上微沸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蒸干,加醋酐1ml 使溶解,沿壁缓缓加入硫酸,界面即显紫红色,放置,上层显污绿色。
2、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微温,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 1%氢氧化钠溶液2ml,置水浴上加热3 分钟,溶液呈澄明的鲜黄色,再加 1%盐酸溶液使成酸性,溶液鲜黄色消褪,生成乳白色混浊。
3、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切向延长,外壁增厚。皮层由10余列类圆形薄壁细胞构成。维管束外韧型,10余个排成环状,韧皮部细胞皱缩,木质部导管6 ~24个,形成层不明显。射线宽阔,髓部较大,为类圆形薄壁细胞构成。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粉末灰褐色。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1μ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表皮细胞红棕色、黄色或亮黄色,外壁木栓化增厚,常呈脊状或瘤状突入细胞内。网纹、螺纹或梯纹导管多见,直径10~33μm,少有具缘纹孔导管。
各家论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品汇精要》:"疗风及腰腿湿痹痛。"
2、《本草原始》:"风湿邪气,痈肿金疮,四肢拘挛,骨节疼痛,多入膏药中用。"
3、《中药志》:"散风寒,消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