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中毒

来自医学百科

乙醚(ethylether),是醚的一种,属古老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之一,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气味特殊,易燃,常用于各种工业制剂和麻醉剂的制备。乙醚急性中毒(ether poisoning),大多由于麻醉时用量过大、浓度过高或滴入过快引起,偶因误饮而致。部分病人对乙醚过敏。孕妇乙醚中毒,可导致胎儿新生儿中毒。

乙醚中毒的病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临床使用过程中用量过大或滴入过快。

2、工业制备过程中操作不当而导致误吸、误饮。

乙醚中毒的症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急性中毒症状

1、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体温下降、面部青紫、瞳孔散大呼吸表浅而不规则,甚至呼吸突然停止。

2、心血管系统,容易出现血压下、心律不整、降脉速而弱,甚至循环衰竭。尤其当小儿吸入乙醚蒸气浓度超过15%(婴儿更低)时,即能直接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搏骤停。而在中度或深度乙醚麻醉时,由于刺激作用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增高,甚至发生颅内出血

3、肾脏损害,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搪、丙酮尿等。

4、口服乙醚中毒时,可有口、舌、咽、喉及胃部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扩张、脉快、颜面潮红、出汗、呼吸困难、血尿、惊厥昏迷等症状出现。

5、药物过敏反应,在应用治疗量乙醚时,偶出现如皮肤弥漫性红肿感觉异常心悸及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乙醚中毒的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乙醚中毒的检查化验[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检查主要项目:

1、血液常规。

2、尿液常规。可见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或有尿糖丙酮尿等。

3、呕吐物、胃液、尿、血液检查,可以证明毒物。

乙醚中毒的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主要与其他吸入性麻醉药相鉴别,包括氯仿氟烷中毒相鉴别。

乙醚中毒的并发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乙醚惊厥,在深度麻醉时,有时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常有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现象。此种惊厥较易发生于急性毒血症脓毒血症碱中毒或血钙降低等情况下及长时间麻醉后。

2、迟发性中毒,常见于已有肺部、肾脏等疾患或糖尿病人,一般在麻醉后12~24小时内出现不安、谵妄、脉速;或有黄疸发绀昏迷抽搐;可能在数日内死亡。

乙醚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人体防护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2、加强安全生产,防止跑、冒、漏、滴及污染生产车间、环境。

3、有肺部疾病心脏病肝肾功能损害和有过敏史者禁用乙醚

乙醚中毒的中医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乙醚中毒属现代医学急症处理范畴,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偏重于后期机体调理。

乙醚中毒的西医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吸入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或给吸入含二氧化碳的氧气。如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可注射阿托品等。有呼吸障碍时,酌用适量呼吸中枢兴奋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器正压给氧。

2、内服中毒时,口服或灌入适量蓖麻油,继之催吐,并用微温水洗胃,至无乙醚味为止。洗胃后可给牛奶、生蛋清等以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其他参阅吸入中毒的对症处理。

3、对症治疗,出现"乙醚惊厥",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加入20ml葡萄糖液内由静脉缓慢注射,同时应用安定、短效巴比妥类等镇惊药物。如有肺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应速作相应处理。

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