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头紫菀

来自医学百科
单头紫菀
Dān Tóu Zǐ Wǎn
别名 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一枝香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止痢。主感冒发热痢疾
英文名 Herb of Turbinate Aster
始载于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单头紫菀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拉 丁 名】陀螺紫菀Aster turbinatus S. Moore

异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

【汉语拼音】dan tou zi wan

【英文名】Herb of Turbinate Ast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turbinatus S. Moore

【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

【药理作用】本品水煎液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宋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关药材】棉毛紫菀 浪穹紫菀 高山紫菀 铅叶紫菀 宽舌紫菀 太白小紫菀 灰枝紫菀 东俄洛紫菀 小舌紫菀 紫菀 单头紫菀根

【植物形态】陀螺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带紫红色,有纵棱,并疏生短毛。基部叶花后凋落;中部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12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呈圆耳状,无柄,半抱于茎,边缘具细齿,两面具短硬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的上部叶腋;总苞倒圆锥形,苞片多层,卵状椭圆形,先端圆钝,边缘略带红色;花杂性,舌状花雌性,白色或略带碧紫色;管状花两性,黄色。瘦果倒卵形,冠毛白色。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向阳低山坡、丘陵疏林下、灌丛中及路边草地。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本植物的根(单头紫菀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止痢止痒

【选方】①治感冒发热:单头紫菀全草五钱。水煎服。

治痢疾:单头紫菀二两。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