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叶槲蕨

来自医学百科
团叶槲蕨
Tuán Yè Hú Jué
别名 肉碎补、骨碎补、石蜈蚣
功效作用 益肾气;壮筋骨;散瘀止血;。主肾虚耳鸣牙痛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外伤出血
英文名  
始载于 植物分类学报
毒性  
归经 肾经
药性
药味

种中文名:团叶槲蕨

种拉丁名:Drynaria bonii Christ

科中文名:槲蕨科

科拉丁名:Drynariaceae

属中文名:槲蕨属

属拉丁名:Drynaria

国内分布:产广东(台山)、广西、贵州、云南

国外分布: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阿萨姆)也有分布

命名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药 名】:团叶槲蕨

【拼 音】:TUANYEHUJUE

【来 源】:为槲蕨科植物团叶槲蕨的根茎

【功 效】:舒筋活络、补肾益精、补虚消疳。

【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肾虚耳鸣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微洁,温。入脾、肾、肝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别 名】:忽头鸡、肉碎补、碎补(《广西靖西、博白、武鸣》)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拉丁名】:Drynaria bonii Christ

【考 证】: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形态特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植株高50-100cm。根茎横生,粗8-10mm,肉质,顶端密被披针形鳞片,基部阔卵形,盾状着作画,先端长渐尖成尾状,边缘有睫毛。叶二型;营养叶无柄;叶厚纸质,坚硬,两面无毛而光泽,心形至卵形,长宽几相等,先端钝或圆,基部浅心脏形而有互相覆盖的耳,全缘或波状;叶脉两面明显,小脉连接成伸长的网眼孢子叶叶柄长10-30cm,光亮无毛,基部被鳞片卵状长圆形,长30-70cm,宽20-30cm,羽状深裂几达叶轴;裂片3-7对,斜向上,缺刻圆形至截形,底部有小突刺阔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稍狭而下延,边缘有软骨质的边,顶生裂片较大;叶崭深色,中脉禾秆色,侧脉明显。孢子囊群细小,圆形,在侧脉间散生;无囊群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