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豆根

来自医学百科
小山豆根
Xiǎo Shān Dòu Gēn
别名 山豆根[四川]、山豆根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止痛;杀虫。主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痔疮肿痛;蛇虫咬伤蛲虫病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心经肺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山豆根

【别名】 山豆根[四川]

【来源】 防己小山豆根Stephania elegans Hook. f. et Thoms.,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

【性味】 苦,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止痛杀虫。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痔肿,腹痛下痢咳嗽气喘,驱蛲虫蛇咬伤蜘蛛伤。

【用法用量】 1~3钱,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山豆根

【拼音名】 Xiǎo Shān Dòu Gēn

【别名】 山豆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四川千金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sutchuenensis H.S.Lo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四川千金藤 多年生草质藤本,主根条状。茎枝纤细,有直纹,质稍硬。叶互生;叶柄着生在距叶片基部约1cm处,长4-7cm,盾状着生;叶片三角形,长6-10cm,宽5.5-9.5cm,先端有时钝,基部近平截,全缘,两面绿色,下面无毛;掌状脉向上3条,向下4-5条,在叶下面明显突起,网脉稍明显,薄革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株和雌株均为单伞形聚伞花序,腋生;雄花序总花序梗与叶柄近等长,细而直,顶端无小苞片,小聚伞花序4-8,簇生于花序梗末端,每个小聚伞花序有3-7朵花,具花梗;雄花:萼片6,绿色,排成2轮,卵圆形或卵形,先端尾状渐尖,长1.7-2mm,其中尾状部分长0.6-0.9mm;花瓣3,淡黄色,贝壳状,长0.6-0.7mm,宽1-1.2mm,稍肉质;聚药雄蕊与花瓣近等长;雌花:果序腋生,序梗长8-9cm。核果倒卵形,内果皮长约7mm,背部有2行小横肋雕纹,每行7-8条,胎座穿孔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味】 苦;寒

归经】 肺;心;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止痛;杀虫。主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痔疮肿痛;蛇虫咬伤蛲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