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
山香 Shān Xiānɡ | |
---|---|
别名 | 毛老虎、山薄荷、假藿香 |
功效作用 | 疏风利湿,行气散瘀。用于感冒头痛,胃肠炎,痢疾,腹胀;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痈肿疮毒,虫蛇咬伤,湿疹,皮炎。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辛、苦 |
山香为唇形科一年生直立、粗壮、多分枝草本植物,揉之有香气,常生于开阔地、草坡、林缘或路旁。通常全年开花结果。种子繁殖。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该植物为果、茶园、田园中的杂草,危害较轻,但若成片生长,也会降低作物产量。可沿道路入侵到林缘。全草可供药用,内服或外用,治赤白痢、乳腺炎、痈疽、感冒发烧、头痛、胃肠涨气、风湿骨痛、娱蚣及蛇咬伤、刀伤出血、跌打肿痛、烂疮、皮肤搔痒、皮炎及湿疹等症。
形态特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山香(学名:Hyptis suaveolens (Linn.) Poit.)茎高60-160厘米,钝四稜形,具四槽,被平展刚毛。叶卵形至宽卵形,长1.4-11厘米,宽1.2-9厘米,生于花枝上的较小,先端近锐尖至钝形,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常稍偏斜,边缘为不规则的波状,具小锯齿,薄纸质,上面榄绿色,下面较淡,两面均被疏柔毛;叶柄柔弱,长0.5-6厘米,腹凹背凸,毛被同茎。聚伞花序2-5花,有些为单花,着生于渐变小叶腋内,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排列于枝上。花萼花时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但很快的长大而长达12毫米,宽至6.5毫米,10条脉极凸出,外被长柔毛及淡黄色腺点,内部有柔毛簇,萼齿5,短三角形,先端长锥尖,长约1.5-2毫米,直伸。花冠蓝色,长6-8毫米,外面除冠筒下部外被微柔毛,冠筒基部宽约1毫米,至喉部略宽,宽约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2圆裂,裂片外反,下唇3裂,侧裂片与上唇裂片相似,中裂片囊状,略短。雄蕊4,下倾,插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扁平,被疏柔毛,花药汇合成1室。花柱先端2浅裂。花盘阔环状,边缘微有起伏。子房裂片长圆形,无毛。小坚果常2枚成熟,扁平,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暗褐色,具细点,基部具二着生点。花、果期一年四季。
生境分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及台湾;为一杂草,生于开旷荒地上。广布于全热带(原产热带美洲)。
主要成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果含油24%,蛋白质22%;油的折射率(4℃)1.4696,皂化值188,碘值146。脂肪酸成分:饱和酸12,油酸6,亚油酸77,共扼三烯酸0.2。
药用价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药名】山香
【来源】为唇形科山香属植物山香Hyptis suaveolens (L.) Poi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辛、苦,平。
【功效主治】疏风利湿,行气散瘀。用于感冒头痛,胃肠炎,痢疾,腹胀;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痈肿疮毒,虫蛇咬伤,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煎水洗。
【应用举例】胸膜炎、肺积水:山香9~12g,猪肺。(.猪肺使用前一定得灌水挤压,洗多次才可炖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