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汤

来自医学百科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别名】 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酒洗,切,焙)2两半,续断1两半,桔梗(炒)1两半,五味子1两半,紫菀(去苗上)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羚羊角(镑)半两,犀角(镑)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赤小豆1合。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伏连传尸骨蒸

【用法用量】 地黄汤(《普济方》卷二三七)。

后若口渴唇干,加麦门冬(去心)半两,地骨皮半两。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别名】 地黄汤

【处方】 生干地黄(炒)2两,芒消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石膏3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2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焙)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肺壅热,喘息短气唾脓血

【用法用量】 地黄汤(《普济方》卷二十七)。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熟干地黄、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麦门冬(去心,焙)、枇杷叶(拭去毛)、地骨皮、甘草(炙,锉)、石斛(去根)、黄耆(细锉)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胃热肠寒,善食数饥。少腹痛胀。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汤”。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熟干地黄(切,焙)3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柏叶(炙)半两,艾叶(炒)半两,伏龙肝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妇人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破),煎至7分,去滓,下蒲黄1钱匕,更煎1-2沸,温服,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熟干地黄(焙)2两,赤石脂2两,玄胡索1两半,牡蒙1两半,桔梗1两半,黄耆(锉)1两半,龙骨1两半,当归(切,焙)1两,黄连(去须)1两,白芷1两,地榆1两,木香1两,红蓝花(炒)1两,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大便下血,并多年肠风,食饮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别名】 地黄汤

【处方】 熟干地黄(焙)2两,鹿茸(去毛,酥炙)2两,巴戟天(去心)2两,枸杞子2两,丹参2两,五加皮2两,车前子1两,桂(去粗皮)3分,防风(去叉)1两。

【功效与作用】 肾虚多唾。

【用法用量】 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十二)。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熟干地黄(焙)1两,地骨皮1两,五味子1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伤寒后血气不足,脚膝无力,四肢羸劣。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生干地黄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栝楼根3两,甘草(炙,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食亦。胃热善食而瘦。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2-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干地黄3两,芎䓖2两,桂心2两,黄耆2两,当归2两,人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细辛1两,芍药1两,甘草1两。

【功效与作用】 除诸疾,补不足。主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服,日再夜1。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方以保元,四物补气血:佐细辛,防风以行保元之力,桂心、茯苓以行四物之滞。滞通而恶露自行,本虚挟血之良法也。

【摘录】 《千金》卷三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干地黄3两,白头翁1两,黄连1两,蜜蜡1方寸,阿胶(如手掌大)1枚。

【功效与作用】 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胶、蜡令烊,分服,1日3次。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中去秦皮黄柏,但用黄连以坚肠胃,白头翁以止腹痛,阿胶以治内崩,加地黄以除血热,蜜腊以清胃气,《本经》专主下利脓血,以蜡味至淡入胃,胃为五脏之本,淡为五味之先也。

【摘录】 《千金》卷三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别名】 牢牙散

【处方】 生地黄3两,独活3两。

【功效与作用】 齿根动痛。

【用法用量】 牢牙散(《普济方》卷六十五)。

【摘录】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圣济总录》卷十七: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熟干地黄(切,焙)1两,当归(切,焙)1两半,芍药1两半,甘草(炙,锉)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细辛(去苗叶)1两半,干姜(炮裂)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烟起即止)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风入腹,兼尸疰入腹,心腹痛,气短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去滓,取7分,空腹服,日3夜1。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生干地黄(焙)2两,青竹茹1两,鸡苏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玄参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伤寒心脾虚热,喉中有疮,连舌根肿,涕唾,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生干地黄(焙)8两,伏龙肝6两,芎䓖1两,当归(酒浸,切,焙)3两,桂(去粗皮)2两,赤芍药2两,白芷2两,干姜(炮裂)2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草(炙,锉)1两,吴茱萸(汤浸去涎,大豆同炒,去豆用)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半盏,酒半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生干地黄(焙)2两,生姜(去皮,切碎,炒干)1两,甘草(炙)1两,当归(切,炒)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产后血气不利,或感风冷,心腹痛,肢体虚冷,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生干地黄(焙)2两,玄胡索2两,大腹(锉)2两,当归(切,焙)1两半,桑耳1两半,威灵仙(去土)1两半,桔梗1两半,木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王不留行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效与作用】 月水不调,或在月前,或在月后,乍多乍少。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食前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熟干地黄(焙)2两,阿胶(米炒沸)2两,芎䓖2两,当归(切,米炒)2两,赤芍药半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妊娠气血不足,胎瘦不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粳米少许,同煎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干地黄3两,芍药3两,当归3两,蒲黄3两,生姜5两,桂心6两,甘草1两,大枣20枚。

【功效与作用】 妇人产后两胁满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半,去滓分服,1日3次。

【各家论述】 1.《济阴纲目汪淇笺释:世谓木得桂而枯,故用之以治胁痛,然不可不审寒热虚实也。此方以桂心为君,而以血药为辅,用之以温肝家血寒之痛则可,用之以治肝火作痛则不可,须详辨之。

2.《千金方衍义》:产后虽两胁满痛而无寒热往来,知非少阳客邪,仍须内补建中,加地黄辅佐归、芍和营,加蒲黄辅佐桂心散血;以肝血不能循经输运而流入少阳部份,故专散血为主。

【摘录】 《千金》卷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生干地黄(焙)3分,芍药1两,芎䓖1两,桔梗(炒)3分,丹参1两,当归(切,微炒)3分,干姜(炮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知母(焙)半两,人参1两,葛根(锉碎)3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效与作用】 产后下血过多,虚热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生干地黄(焙)1两,白术1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锉)2两,甘草(锉)半两,赤小豆5合,黄耆(锉)2两,商陆根(锉)2两。

【制法】 上9味,并生用,为粗散。

【功效与作用】 产后遍身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活人书》卷十九: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干地黄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柴胡(去芦)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妇人伤寒愈后,犹有余热不去。

【用法用量】 每服抄4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取利汗出解。

【摘录】 《活人书》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干地黄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别名】 熟地黄

【处方】 熟干地黄1两,泽兰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炒)1两,禹余粮(火煅,醋淬)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效与作用】 妇人先有所脱血,或醉中房劳伤肝,致使月事不来血枯燥。

【用法用量】 熟地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中药方专题[编辑源代码]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编辑源代码]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编辑源代码]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编辑源代码]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编辑源代码]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