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缺香茶菜
拟缺香茶菜 Nǐ Quē Xiānɡ Chá Cài | |
---|---|
别名 | 野紫苏 |
功效作用 | 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跌打瘀肿;骨折;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辛、苦 |
植物[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基本信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所属卷:Rabdosia (Blume) Hasskarl
所属科:Labiatae
中文名:拟缺香茶菜
其它中文名:野紫苏(四川)。
文献来源:Rabdosia excisoides (Sun ex C. H. Hu ) C. Y. Wu et H. W. Li (1975).
Plectranthus excisus auct. non Maxim. : Forbes et Hemsl. (1890); Dunn (1915); Pl. excisoides Sun ex C. H. Hu (1966 ) * .
形态特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木质,略增粗或呈疙瘩状,粗可达2厘米,其上密生纤维状须根。茎直立,多数,高(0.3-)0.5-1(-1.5)米,四棱形,具四槽,下部变无毛,上部被短柔毛,有时上部有分枝。茎叶对生,宽椭圆形或卵形或圆卵形,长(2.5-)5-7厘米,宽(2-)3.5-5.5厘米,先端锐尖状尾形,基部宽楔形或平截,骤然渐狭下延,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状牙齿,坚纸质,上面暗绿色,沿脉上被微柔毛,余部疏被糙伏毛小硬毛,下面淡绿色,仅沿脉上疏被短柔毛,余部无毛,侧脉约3对,在上面凹陷,下面明显凸起,平行细脉两面多少明显;叶柄长1—5厘米,上部具宽翅。总状圆锥花序顶生或于上部茎叶腋生,长6-15厘米,由3(-5)花的聚伞花序组成,聚伞花序具长2-5毫米的梗,花柄长2-6毫米,与花梗、序轴均密被微柔毛;苞叶叶状,向上渐变小,近无柄,苞片及小苞片线形,长1-3毫米;花萼钟形,长达3.5毫米,外被短柔毛,内面无毛,齿5,明显3/2式二唇形,裂至中部或以下,上唇三齿,齿三角形,具刺尖,下唇二齿,靠近,长三角形,具刺尖,果时花萼明显增大,长达7毫米,肋及边缘脉明显凸起,上唇三齿外反,下唇二齿平伸;花冠白、淡红、淡紫至紫蓝色,长约10毫米,外疏被短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冠筒长约6毫米,基部上方浅囊状,至喉部宽达3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长约3毫米,宽达5毫米,先端具相等4圆裂,下唇近圆形,长宽约4毫米,内凹;雄蕊4,下倾,内藏,花丝扁平,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丝状,内藏或微伸出,先端相等二浅裂;花盘环状。成熟小坚果近球形,径约1.5毫米,褐色,无毛。
生长分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产滇东北(镇雄),海拔1200—3000米的草坡、路边、沟边、荒地、疏林下。我国四川、湖北西部亦有分布。
药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性味:味辛;苦;性平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拟缺香茶菜的全草。
主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跌打瘀肿;骨折;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3000m的草坡、路边、沟边、荒地、疏林下。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扎把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