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

来自医学百科
榛蘑
Zhēn Mó
别名 蜜环菌、蜜色环蕈、蜜蘑、栎蘑、根索蕈、根腐蕈、该按姆波甚
功效作用 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用于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
英文名  
始载于 吉林中草药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榛蘑[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拼音名】 Zhēn Mó

【别名】 蜜环菌、蜜色环蕈、蜜蘑、栎蘑、根索蕈、根腐蕈

【来源】 真菌担子菌白蘑科蜜环蕈属植物蜜环蕈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Quel.,以子实体入药。夏季采收,去杂质,晒干。

【性味】 甘,温。

【功效与作用】 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用于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

【用法用量】 1~3两。

【备注】 (1)另据报导:经常食用本品,可以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抵抗某些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疾病

(2)蜜环蕈(蜜环菌)与天麻共生,在天麻块茎部分形成菌索,这种菌索对于天麻块茎的发育非常重要,缺少与其共生的菌索,则天麻的块茎将逐年退化。据近年来的研究报导,天麻为食菌性植物。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榛蘑[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出处】 《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 Zhēn Mó

【别名】 该按姆波甚(朝名)。

【来源】 为白蘑科植物蜜环菌子实体。7~8月采收子实体,去净泥杂、晒干。

【原形态】 子实体中等大,肉质,丛生或单生。菌伞初为半球形,以后平展,伞面呈浅土黄色,覆有暗色细鳞;菌髓白色;柄呈圆柱形,基部稍膨大,表面稍白色,有条纹,内部松软,呈浅褐色;菌褶直生,近白色,后期变深色。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生境分布】 生于针叶树或阔叶树的根基部。分布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浙江、云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 含甘露醇、D-苏糖醇。又含卵磷脂麦角甾醇和甲壳质,维生素B1_8.0微克%,B2_52.5微克%,C_11.23微克%,PP34.15毫克%(气干物质)。

所含氨基酸,以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为最高;其游离氨酸有胱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苏氨酸、α-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但不含色氨酸,也不存在结合的赖氨酸、丝氨酸和γ-氨基丁酸

【功效与作用】 祛风活络,强筋壮骨。治羊痫风,各种腰腿疼痛,佝偻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研末。

【附方】 ①治羊痫风:榛蘑四两,白糖三两。用水煮榛蘑,滤汁,加白糖。随便饮,日服五次。

②治腰腿疼痛:榛蘑三两,炙马前子一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日服二次。

③治佝楼病:榛蘑二斤。放瓦上焙干,研细末,每次至三钱,日服一次,白酒为引。(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