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
石耳 Shí ěr | |
---|---|
别名 | 石壁花、地耳、石木耳、灵芝、岩菇、脐衣 |
功效作用 | 养阴,止血。治劳咳吐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日用本草》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胃经、心经、肺经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 |
rock tripe
石耳属(Umbilicaria)地衣。常被兵士和探险者用作应急食品,石耳所含热量约为等量蜂蜜、玉米片或玉米粥的11/3倍以上。但其生长缓慢,不能作为粮食作物。华盛顿的部队曾在福吉谷(Valley Forge)煮食石耳。日本人称U. esculenta为「岩茸」或「石蘑」,当作美味出售,用制沙拉或油炸後食用。该属植物也可作为染料。
石耳 一名石壁花。为地衣门石耳科植物。生于岩石上,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绒毛。吴瑞云:"石耳生天台、四明、河南宣州、萤山、巴西边缴诸山石崖上"。李时珍云:"庐山亦多,状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佳品也"。
性味 甘、平,无毒。
石耳15克,鸭蛋一个同煮,喝汤吃蛋及药。
石耳焙燥研末,每服3克,米粥汤调服。
[毒蛇咬]
石耳9~15克,白酒槽适量煮服。
[避孕]
石耳6克,积雪草12克,车前草1后,3天服1剂,连服3个经期。或月经后3天服3剂,连服3个经期。或石耳15克,水煎去渣加冰糖,月经后3天服3剂,连服3个经期。
石耳
石耳为地衣植物门植物石耳Umbllicariaesclenta(Miyoshi)Minks. 又
名石菇、岩耳、石壁花等。石耳,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
中而得名。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
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山珍。黄山的石耳被称“黄山三石”之一。
石耳性味甘平。具有清肺热、养胃阴、滋肾水、益气活血、补脑强心的
功效。对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肠有热、便秘下血,头晕耳鸣,月经不调、
冠心病、高血压等均有良好的食疗效果。对身体虚弱、病后体弱的滋补效果
最佳。近代研究石耳有明显抗癌作用。民间用男子食之益精增髓,女子食后
清宫易孕。
食疗价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脐衣科植物石耳的叶状体。又称石木耳、岩菇、石壁花。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如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均有分布。四季可采,去杂质,洗净晒干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清热止血,明目,化痰。
[参考]含石耳酸、红粉苔酸。
动物实验有止咳、祛痰作用。其热水浸出物经乙醇沉淀,再用冷冻——溶解法精制所得的活性物质,有显著抗癌作用。
[用途]用于衄血、咳血、吐血、便血、崩漏,以血分有热者为宜;肝热目赤,目昏;肺热咳嗽。
[用法]煎汤,蒸食,煮食,或作丸、散服。
[注意]脾胃虚寒的病人不宜。
[附方]
1,石耳止血丸:石耳150g,枯矾30g,密陀僧30g。共研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于食前,以米饮送服20丸。
源于《圣惠方》。本方主要取石耳的止血作用,枯矾、密陀僧能收涩肠道、制止出血,共奏涩肠止血之效。用于便血水止或脱肛。
2,石耳蒸猪肉:石耳15g,温水浸软,猪瘦肉90g,切片,加水适量和盐少许,蒸熟。上午蒸一次,喝汤,下午蒸一次,全部服食。
本方取石耳化痰止咳,猪瘦肉能补虚。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少数病人服用后有轻度头昏、胃肠不适、乏力等副作用,可在2~3天内自行消失。
参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