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椒
来自医学百科
竹叶椒 Zhú Yè Jiāo | |
---|---|
别名 | 土花椒[湖南、上海]、山花椒[广东]、野花椒[四川]、狗花椒、花胡椒、搜山虎、野花椒、臭花椒、三叶花椒、山胡椒、玉椒、山花椒、鸡椒、白总管、万花针、岩椒 |
功效作用 | 散寒,止痛,祛蛔。治胃寒及蛔虫腹痛,牙痛,湿疮。 |
英文名 | Fruit of Chinese Wingleaf Prickyash |
始载于 | 《本草图经》 |
毒性 | 小毒 |
归经 | 肺经、大肠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 |
学名 Zanthoxylum planispinum Sieb.et Zucc.
英文名 Bambooleaf Prickleyash
科名 芸香科 Rutaceae
植物介绍 灌木,枝光滑;皮刺对生,基部扁宽。小叶3-5或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花黄绿色;雄花的花被片6-8,一轮,雄蕊6-8;雌花心皮2-4,花柱略侧生,成熟心皮1—2。效果红色,表面有粗大凸起的油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产各地,生于山坡、丘陵的丛林或荒草中;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果皮可作调味品;果、根及叶入药有散寒、止痛、消肿、杀虫之效。 种子含脂肪油;根含生物碱(白鲜碱、茵芋碱)。
性味 苦、辛、温,无毒。
成分 果含挥发油。根含生物碱 (为白藓碱、茵芋碱等)。
功用 本品为芳香健胃、驱风杀虫药,微带有麻醉性。主治风寒湿痹,肺气上逆,四肢历节疼痛。
[蛀牙病 (龋齿)]
竹叶椒枝皮,水煎含漱;并以棉球蘸浓汁,塞蛀孔中。
[持气肢胀帘,冷肚痛]
竹叶椒根6~9克,或种子7~14粒,水煎服,一日2次,外用适量。
[白喉]
取竹叶椒叶片背面虫瘦中的虫,焙干研末吹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