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

来自医学百科
(重定向自第一军医大学
Bko8z.jpg

   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北校区地处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南校区地处广州市东南(新会展中心附近),08年建新校区位于顺德区马岗大道33号。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愈百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学校于2006年将队制更改为学院制,进一步赶上了国内高校改革的进程,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医学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年成立)等十五大学院。  

学科建设[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专业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预防医学(食品卫生方向、卫生检验检疫方向)中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临床心理、中药学、药学(大药学方向、临床药学方向、药物制剂方向)、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检验(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临床检验)、护理学、法学(卫生监督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统计学等26个本科(方向)5个专科(三年临床专科06年停止招生)。

学科理、工、医、文、管、法、经济等7大领域,形成了以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生物高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群。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和1个国家级中医药理基地,1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9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个涉外医疗中心,4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10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拥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师资力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151名,其中,正副教授700多名(博士生导师98多名,硕士生导师250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0多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学位评议组成员4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军队重大贡献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全国骨干教师9名,有54人次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有100多名专家教授分别担任全军和全国性学术组织理事、常委以上职务。南方医科大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集聚了一大批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优秀学者,他们秉承先贤的优良传统,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的栋梁。在民主、和谐的校园中,南方医科大学的教学、医疗、科研等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交流合作[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南方医科大学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尤其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致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实施办学的开放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积极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韩国培才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与海外著名大学交换学生的制度。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特色名牌专业的优势, 并紧密围绕广东经济建设、卫生保障、科技发展的需求,以医学学科建设为重点,带动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医科大学”。

2008年4月26日,教育部“第六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助人才培训工作会议”暨教育部援外基地授牌仪式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章新胜副部长为贵州大学等10个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授牌。基地将配合教育部教育援外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工作,承担来华、出国培训项目,选派援外教师、建立援外教师人才库以及商务部等其他部委委托的援外项目。据悉,此次获得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的10所院校为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贵州大学和琼州学院。  

相关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南方医科大学自从04年改制以来,由原本的第一军医大学更名为南医大,但是校东门仍然挂着叶剑英题词的第一军医大牌匾,可见学校各将校对军制的依依不舍.05年3月更是将队制改成学院制,准确来说是学员队制,这是希望能向地方学校靠拢,活泼学园生活.在学风方面,秉承重点大学优良学风,自习室时常爆满,必须占位才能取得自习空间,考试前尤甚.学生工作方面,虽然对外宣称军事管理,但是不少行政管理层为了使学校更加充满活力纷纷放弃各种苛刻权力,对学生教育采取任由发展,伺机调整的战略,所以养成了学园学生尊校规敬师长的优良品德和各人自觉意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军校,能如此逐步舍弃传统却是难能可贵。  

设施建设[编辑 | 编辑源代码]

Bko90.jpg

硬件建设方面,学校23层公寓楼男女生混编居住的形式,不仅反应了医学院校抛弃旧道德的决心,也表现出重点大学应有的气魄,与时俱进的信心.而作为国内少见的高层美形公寓楼,在设计方面也是颇花心思.宿舍允许学生安装空调,并且采取4人通过制,不但促进校内民主还能提高学生忍让和争取利益的能力,是培养社会性优势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还有东区的红楼和食堂西面的研究生楼,也是环境幽雅,有着许多空室供学生活动的优质宿舍楼.教学楼分列9层,都安装国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而教学楼距宿舍楼仅仅2-7分钟路程,让学生和老师不需要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步行上,从而经常可以看见上课期间同学们纷纭沓至,一片莘莘学子竞相聚的景象.  

四大优势学科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建成了以院士为龙头、博士后流动站为基地、药品研究基地为平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优秀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高技术、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等四大优势学科群。 2003 年,在广东省组织的重点学科评审中,全省参评学科综合评分的前 15 名学科中,学校就有 8 个,占全省的 53.3% 。

理工医结合学科群 ,拥有 1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是中国医学图像学会理事长单位和《中国医学物理学》、《中国临床解剖学》 2 个核心期刊主编单位,建有全军医学图像重点实验室、全军大型医疗设备质量保证和检测中心,是大型医疗仪器国家军队标准的制定单位。其中的生物医学工程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在 2002 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理工类一级学科评估中,综合实力就已经达到了全国第八,“科学研究”得分名列全国第三,近两年来又取得了重大发展。

中西医结合学科群 ,学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同时拥有西医和中医药学院的医科大学,军队唯一的中医药学院和中医药研究所,拥有 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中西医结合和中药学 ) 、 3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和西药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拥有 2 名院士候选人, 2 名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和 4 名中央保健组专家等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十五”以来,在中医中药方面获得的国家自然基金 18 项,在全国 28 所中医药大学中名列第 4 位。

生物高技术学科群 ,拥有 1 名科学院院士, 1 名“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在鼻咽癌分子机制、肿瘤靶向生物治疗、应用型基因芯片、地中海贫血早期基因诊断疟疾免疫基因工程疫苗等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是 国家五大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生物芯片研究中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群 ,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全军“ 2110 ”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是全军指定的南方战区核、化、生等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和救护中心,是我军国际维和部队医疗队的专门培训机构,是广东省热带医学理事长单位、广东省预防医学领域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20 世纪 60 年代参加国家“两弹一星”和“三防”(防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医学科技攻关的一批专家调入学校,奠定了该学科“三防”医学的基础。该学科汇聚了我国防生物战部分创始人,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 863 计划”主题专家、国家科技评审专家等一批知名学者。建成了国家第一家数字化人体热气候仿真室、广东省最早的 P3 实验室(广东省 4 个之一)和广东省首家生物技术中试基地等一批国内一流的公共卫生研究实验室。在 SARS 肆虐期间,被指定为流行病调研组组长单位和心理治疗组组长单位,并承担了全国第 1 列 SARS 患者尸体的解剖工作。  

辉煌校绩[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九五”以来( 1996-2003 年),在粤所有高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3 项(均没有获得一等奖),其中学校就有 10 项,占全省各类高校和医疗机构获奖总数的 43.5% ,位居全国医科大学第一。 “十五”期间,学校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30 项,名列广东省内高校首位。近几年国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闻中学校有 4 项成果入选,是广东省入选“十大新闻”最多的高校。

“十五”以来 (2001-2003 年底 ), 共承担国家和省市基金课题 643 项,总经费 1.38 亿多元,是全省获得由各级政府设立的基金课题经费最多的医科院校 ,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各 3 项,位居广东省医科院校的首位 ( 原中山医科大学分别为 2 项 ) 。目前在粤所有高校共承担了 5 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973 ” )项目,学校就占了 2 项。学校承担的“ 973 ” 项目“炎症细胞信号转导网络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和“临床医学信息处理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是广东省生命科学领域中仅有的 2 项“ 973 ” 项目,填补了广东省生命科学领域 “ 973 ” 首席科学家的空白。

裴国献 教授完成的“双前臂异体移植术”,是亚洲第 1 、 2 例,世界第 3 、 4 例; 舒斯云 教授在世界首先发现的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舒氏区”;由钟世镇院士牵头开展的“数字化人体研究”,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863 ”)正式立项项目, 2003 年底面世的“数字化虚拟中国人数据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韩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虚拟可视人技术的国家。该课题组承担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着陆保障系统主要研究任务,这是广东省科研单位承担的唯一一项有关“神六”的科研技术方面的工作,该研究还将延续到“神七”,主要是通过数字人技术来研究宇航员太空行走中宇宙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和防护。

尹炳生 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符合参比系唯一性的头胸心电导联理论,国内学者赞誉该理论是心电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被写入国内最权威的心电研究领域专著《心电学》,称为“尹氏导联”。

张汉承 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辟了泪液学研究领域,创造了“泪液学”的英文单词名称并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被誉为“泪液学之父”。

车小燕 教授研制的 SARS 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是国际上首个针对 SARS 病毒血清抗原的检测试剂产品,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发病的第一天就能从血液中检出 SARS 病毒的检测试剂,敏感度达到 90% 以上,特异度高达 99% 。与其他检测试剂产品相比,具有检测速度最快、检出率最高、特异性最强、最适合基层单位推广等优势。在钟南山院士主编的《 SARS 诊治指南》中,已把该试剂检测结果作为最重要的早期 SARS 检测指标之一。

根据国家科技部 2004 年底公布的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学校位居第 24 位,在广东省高校中名列第 2 位;学校有 5 种期刊是国内本专业领域内的权威学术期刊,《学报》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同时被国际权威医学情报检索机构 IM 、 CA 、 AJ 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在全国 92 家医科大学学报类位列第二。

在 2005 年的 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上,广东医学界拿下全国 8 个一等奖研究课题中的 3 个,分别是学校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的 舒斯云 教授关于大脑记忆区域的研究课题、 车小燕 教授关于非典快速诊断试剂的研究课题,以及中山眼科中心 杨培增 教授关于葡萄膜炎发病机制、治疗的研究课题,学校占了三分。  

附属医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直属附属医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第一附属医院 南方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 珠江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 华瑞医院

江都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滘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序号单位名称
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2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3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4北京海军总医院
5广东省人民医院
6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7广东省口腔医院
8萍乡市人民医院
9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10茂名市人民医院
11惠州市中医医院
12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13解放军181医院
14咸阳市中心医院
15沧州市人民医院
16衡阳市中心医院
17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18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19中山市博爱医院
20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21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22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23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24江门市人民医院
25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