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茅果
来自医学百科
芭茅果 Bā Máo Guǒ | |
---|---|
别名 | 牛草果、苦芦骨 |
功效作用 | 解表透疹;行气调经。主小儿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气;月经不调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甘 |
【拼音名】 Bā Máo Gu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 芭茅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0-90cm,宽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大型,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长30-50cm,主轴显着延伸,几达花序的顶端,或至少达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小穗有1两性花,挛生于德轴之上;有不等长的柄,基盘具稍长的丝状毛;颖稍不等长,厚膜质或纸质,第1颖两侧内摺成2脊,先端钝或具有2微齿,背部无毛,第2颖先端渐尖,有3脉,边脉不明显,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 辛;甘;微温
【功效与作用】 解表透疹;行气调经。主小儿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气;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
【摘录】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