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

来自医学百科
莎草
Suō Cǎo
莎草
别名 莎随、侯莎、地毛、山莎、回头青、香头草、野韭菜、猪荸荠、隔夜抽、地韭姜、地沟草、小三棱、米珠子、绍缩草、地贯草、猪鬃草、地糕草、吊马棕、土香草、薃侯、莎、缩缩草、猪毛青、三棱草
功效作用 行气,开郁,祛风。治胸闷不舒,皮肤风痒痈肿
英文名 Herb of Nutgrass Galingale
始载于 名医别录
毒性  
归经 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拼音 suōcǎo

Cyperus microiria

别名碎米莎草

形态特征:莎草科莎草又名香附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沙土和沙壤土。主要分布于沙滩区果园。是为害旱地作物为主的恶性杂草。繁殖蔓延迅速,难以根除。匍匐根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状物。茎高15~95厘米,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窄线形,短于秆,宽2~5毫米;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5;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辐射枝3~10: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小穗3~10,线形,长1~3厘米,具花8~28朵: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3毫米,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脉5~7条;雄蕊3,药线形;花柱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为常见杂草,生于田间、山坡、路旁。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西南部。前苏联、日本、越南、印度、大西洋沿岸等地均有分布

莎草根中药香附子。

味:辛,微苦,甘,平。入肝经

功用: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主治:肝气瘀滞,胸胁脘腹胀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水煎服,4.5~~9g。

本品成分为香附子烯,香附醇,异香附醇。流浸膏对动物的离体子宫能抑制收缩,弛缓子宫肌的紧张。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有镇痛作用。本品尚能健胃和驱除消化道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