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葵
来自医学百科
蒲葵 Pú Kuí | |
---|---|
别名 | 扇叶葵、葵扇叶、蓬扇树、葵扇木 |
功效作用 | 种子:抗癌。用于食道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根:止痛。制成注射剂治疗各种疼痛。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岭南采药录》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涩 |
《全国中草药汇编》:蒲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拼音名】 Pú Kuí
【别名】 扇叶葵、葵扇叶
【来源】 棕榈科蒲葵属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R. Brown,以种子及根入药。秋冬果熟时采收种子(葵树子)晒干;根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 甘、涩,平。
【功效与作用】 种子:抗癌。用于食道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
根:止痛。制成注射剂治疗各种疼痛。
【用法用量】 种子1~2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蒲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 Pú Kuí
【别名】 扇叶葵(《广州植物志》),蓬扇树(《广西中兽医药植》),葵扇木(《陆川本草》)。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叶、种子或根。
【原形态】 大乔木,高可达20米。干有密接环纹。叶大,阔肾状扇形,直径达1米以上,深裂至中部以下而为多数2裂的裂片,裂片披针形,先端下垂;叶柄长,平凸状,下部有逆刺2列。圆锥花序长,疏散而广歧,生于叶腋内;佛焰苞棕色,筒状、革质、2裂;花小,淡绿色,无柄,长约2毫米;萼与花冠分裂几至基部;雄蕊6,花丝合生成一环;子房上位,3心皮。核果椭圆形或矩圆形,状如橄榄,长约1.8厘米,熟时黑色。花期春、夏。
【生境分布】 栽于庭园或宅旁。分布我国南部。
【性味】 ①《陆川本草》:"平,淡。"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涩,平。"
【功效与作用】 ①《岭南采药录》:"叶柄:于新瓦上煅灰冲服,或炒香煎水饮,能治血崩。"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葵树子抗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附方】 治疗各种癌症:葵树子(干品)一两。水煎一至二小时服。或与瘦猪肉炖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