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参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6日 (日) 05:34的版本 (以“{{头部模板-中药材}} {{简要信息-药品 |药名=紫参 |图片=bkmum.jpg |药名拼音=Zǐ Shēn |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 |英文名=Herba ...”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紫参
Zǐ Shēn
紫参
别名 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急慢性肝炎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
英文名 Herba Salviae Chinesnsis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紫参.中药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拼音名】Zǐ Shēn

【英文名】Herba Salviae Chinesnsis

【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 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70cm。茎方形,单一或分枝,表面紫棕色或绿色,被倒向柔毛。叶对生,全为单叶或茎下部为三出复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3~7cm,边缘有圆齿。轮伞花序6花,集成假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萼钟状,紫色;花冠蓝紫色或紫色,外被长柔毛;雄蕊2,花丝短,药隔长;子房4裂,花柱着生子房底。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林缘及草丛中。主产江苏、浙江、安徽亦产。

化学成份】全草含甾醇三萜类、氨基酸原儿茶醛;根含水苏糖(stachyose)。

性味】性平,味苦、辛。

【气味】(根)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急慢性肝炎、脘胁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

【附方】

1、下痢。用紫参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两,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参汤”。

2、吐血不止。用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乌梅汤送下。又方:与上方基本相同,但减去人参。换为甘草,以糯米

送下。

3、脸上酒刺。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和成一两,共为末,加胡桃仁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紫参.植物[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紫参属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高寒山区,营养价值极高,是消除人体高山反应的最佳药物。

别名 石见穿。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全体密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长柔毛。叶全体为单叶,卵形至披针形,长1.3~7cm,宽0.8~4.5cm,边缘有圆锯齿或近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轮伞花序有花6左右,集成多轮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有脉纹11条,上唇紫色,全绿;花冠紫色,外面有长柔毛;发育雄蕊1对,着生于下唇的基部,花丝短,花药l室;花柱着生于子房底。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光滑。花期7~10月,果9~11日。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溪谷两旁草丛中,疏林下裸岩旁以及郊野水沟边。本县磨心山、秀山有分布。

药用部分 干燥的地上部分。

性味功能 苦,辛,平。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镇痛

主治 黄疸型肝炎,湿热带下,菌痢,痛经;外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肿,跌打损伤

应用参考 1.急性黄疸型肝炎:石见穿,糯稻根各60克,水煎,分2次服。2.菌痢:石见穿、陈皮各30克,甘草3~6克,水煎服。3.痛经:石见穿36克,生姜2片,红枣适量,水煎服。  

中医古籍论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紫参(《本经》中品)

【释名】牡蒙(《本经》)、童肠(《别录》)、马行(《别录》)、众戎(《别录》)、五鸟花(《纲目》)。时珍曰∶紫参、王孙,并有牡蒙之名。古方所用牡蒙,多是紫参也。

按∶《钱起诗集》云∶紫参,幽芳也。五葩连萼,状如飞禽羽举。故俗名五鸟花。

【集解】《别录》曰∶紫参,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普曰∶紫参一名牡蒙,生河西或商山。圆聚生根,黄赤有纹,皮黑中紫,五月花紫赤,实黑大如豆。弘景曰∶今方家皆呼为牡蒙,用之亦少。恭曰∶紫参叶似羊蹄,紫花青穗。其根皮紫黑,肉红白,肉浅皮深。所在有之。长安见用者,出蒲州。牡蒙乃王孙也,叶似及己而大,根长尺余,皮肉亦紫色,根苗不相似。颂曰∶今河中、晋、解、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茎青而细。其叶青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根淡紫,根皮紫黑色,如地黄状,肉红白色,肉浅而皮深。三月采根,火炙紫色。又云∶六月采,晒干用。时珍曰∶紫参根干紫黑色,肉带红白,状如小紫草。《范子计然》云∶紫参出三辅,有三色,以青赤色为善。

【气味】苦,辛,寒,无毒。《别录》曰∶微寒。普曰∶牡蒙∶神农、黄帝∶苦。李当之∶小寒。之才曰∶畏辛夷

【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本经》)。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别录》)。治心腹坚胀,散瘀血,治妇人血闭不通(甄权)。主狂疟瘟疟,鼽血汗出(好古)。治血痢(好古)。牡蒙∶治金疮,破血,生肌肉,止痛,赤白痢,补虚益气,除脚肿,发阴疡(苏恭)。

【发明】时珍曰∶紫参色紫黑,气味俱浓,阴也,沉也。入足厥阴之经,肝脏血分药也。故治诸血病,及寒热疟痢、痈肿积块之属厥阴者。古方治妇人肠覃病乌啄丸,所用牡蒙,即此物也。唐苏恭注王孙,引陈延之《短剧方》牡蒙所主之证,正是紫参;若王孙则止治风湿痹证,不治血病。故今移附于此。

【附方】旧一,新三。 紫参汤∶治痢下。紫参半斤。水五升,煎二升,入甘草二两,煎取半升,分服。(张仲景金匮玉函》)吐血不止∶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乌梅汤服一钱。一方去人参,加甘草,以面上酒刺∶五参丸∶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各一两。

参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