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棘球蚴病

来自医学百科

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型包虫病泡状棘球蚴病泡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 hydatidosis)。从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等方面,泡型与囊型包虫病均有显著不同。

多房棘球蚴病的病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多房棘球蚴病基本形态

也称泡球蚴,成虫外形和结构都与细粒棘球绦虫相似,但虫体更小,长仅为1.2~3.7mm,平均2.13mm,头节顶突、小钩和吸盘等都相应偏小,顶突小钩为13~34个。虫体常有4~5个节片。成节生殖孔位于节片中线偏前,睾丸数较少,为26~36个,都分布在生殖孔后方。孕节子宫为简单的囊状,无侧囊,内含虫卵187~404个。虫卵形态和大小均与细粒棘球绦虫难以区别。

2.多房棘球蚴病生活史

当体内带有泡球蚴的鼠或动物脏器被狐、狗和狼等终宿主吞食后,一般经45天原头蚴可以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和虫卵。鼠类常因觅食终宿主粪便而受感染。地甲虫可起转运虫卵的作用,地甲虫由于喜食狐粪而在消化道和体表携带上虫卵,麝鼠又喜捕食地甲虫因而受染。

3.致病机理

泡球蚴病几乎100%原发于肝。肺、脑等其它部位的继发感染多由血循环转移而来。由于泡球蚴在肝实质内呈弥漫性浸润生长,并逐渐波及到整个肝,对肝组织的破坏特别严重,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导致肝昏迷,或诱发肝硬化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致病过程主要分为泡球蚴直接侵蚀、毒性损害和机械压迫三个面。由于泡球蚴在血性坏死、崩解液化而形成空腔或钙化,呈蜂窝状大小囊泡内含胶状物或豆渣样碎屑,无原头蚴,故肉眼难以与肝癌鉴别。此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又进一步损害肝实质。四周的组织则因受压迫而发生萎缩变性甚至坏死,由此肝功能严重受损。加上肝内外胆管受压迫和侵蚀,可引起黄疸。泡球蚴若侵入肝门静脉分支,则沿血流在肝内广泛播散,形成多发性寄生虫结节,出现肉芽肿反应,可诱发肝硬化和胆管细胞型肝癌;侵入肝静脉则可随血循环转移到肺和脑,引起相应的呼吸道神经系统症状咯血气胸癫痫偏瘫等。

多房棘球蚴病的症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由于泡球蚴生长缓慢,感染后一般潜伏期较长,从感染至发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临床表现最主要是右上腹缓慢增长的肿块或肝肿大,有与细粒棘球蚴病相似的肝区疼痛、压迫、坠胀感等,但触诊时肿块较坚硬并有结节感。另有腹痛黄疸以及门脉高压的表现。几乎所有病人都表现有肝功能损害,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恶液质现象。可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单纯肝肿大型、梗阻性黄疸型和巨肝结节型三种。

(1)单纯肝肿大型临床症状

视病变部位与大小而异。肝右叶顶部为多发部位,腹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病变位于肝左叶者,病种早期即出现上腹肿块,易于发现。轻者一般情况尚好,重者肝脏整叶或两叶均有广泛病变,患者有乏力消瘦全身症状

(2)巨肝结节型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肿块,局部隆起。肝左右叶均极度肿大,质硬,表面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肝脏B超CT扫描检查可见肝整叶大部被破坏,而另一叶呈显著代偿性增大,后者质度较软。

(3)梗阻性黄疸型临床症状

当泡球蚴病变累及肝门,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黄疸为进行性,常伴有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

多房棘球蚴病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泡球蚴病原发于肝。肺、脑等其它部位的继发感染多由血循环转移而来。

(1)多房棘球蚴转移到肺部出现的症状

肺部病变可由肝右叶病变侵蚀横膈后至肝,或因血运转移引起。临床症状以小量咯血为主。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肺有大小不等结节性病灶。少数患者并发胸腔小量积液

(2)多房棘球蚴转移到脑部出现的症状

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限性癫痫偏瘫,但视病变部位而异。颅脑CT扫描可见颞叶或(和)枕叶蜂窝状低密度病灶。脑型患者均伴有明显肝与肺多房棘球蚴病。

诊断要点

(1)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来自流行地区、有否与狐狸、狗或其皮毛接触史,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块,特别是触诊时发现肿块质地坚硬又有结节感时更应高度警惕。

(2)实验室检查X线、B超、CT、同位素扫描和各种免疫学试验都可以用来诊断。免疫诊断效果尤佳。

多房棘球蚴病的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多房棘球蚴病的检查化验[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脑血管造影与脑CT可示囊性病变,有定位诊断的价值;

颅脑CT扫描结果显示脑多房棘球蚴病颅脑CT扫描可见颞叶或(和)枕叶蜂窝状低密度病灶。

(2)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胶乳凝集免疫电泳琼脂扩散、酶联免疫吸附等。约80%包虫病患者呈阳性反应。包虫补体结合试验与包虫液皮内试验阳性。

(3)免疫学诊断

皮内试验的灵敏性强但特异性差,通常以囊液抗原0.1ml注射前臂内侧, 15—30min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即刻反应),2-24h后消退; 12—24h时出现的红肿硬结为延迟反应。皮试阳性率在80%—90%之间,可出现假阳性。间接血凝试验试管法与玻片法的结果相仿,玻片法尤为快速简易。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4)血和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增多

(5)肝脏B超检查

均可显示肝内不匀质肿块,内部结构紊乱,边缘不规则。肿块中心呈坏死液化暗区,并有斑点状强回声钙化灶

(6)肝脏CT扫描

可见轮廓不规则不匀质低密度区,无明显界限,其中心常见坏死腔与丛点状钙化灶。大的坏死腔的腔壁高低不平。

多房棘球蚴病的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与肝癌相鉴别

多房棘球蚴病受累于肝时,常被误诊为肝癌,即使在手术探查时单作凭肉眼观察,也不易鉴别。原发性肝癌病程短,病情恶化快。血清甲胎蛋白试验阳性。包虫皮内试验简单易行,结合B超CT扫描影像学特点,便可鉴别;

(2)与细粒棘球蚴病相鉴别

在国内某些流行区如四川甘孜自治州,囊型与多房棘球蚴病混合存在。细粒棘球蚴病的症状腹部无痛性肿块,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大多有腹部隐痛肝脏质硬,表面不平,有结节,B超与CT影像显著不同,易于区别。

(3)与肝硬化相鉴别

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并发症死亡。

(4)与肝脓肿相鉴别

表现为不规则的脓毒性发热,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更显著。肝区持续性疼痛,随深呼吸及体位移动而增剧。由于脓肿所在部位不同可以产生相应的呼吸系统腹部症状。常有腹泻病史。

(5)与黄疸型肝炎相鉴别

表现为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

(6)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本病还应与肺癌脑瘤或脑胶质病等区别开来。

多房棘球蚴病的并发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几乎所有病人都表现有肝功能损害,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恶液质现象。

由于泡球蚴在肝实质内呈弥漫性浸润生长,并逐渐波及到整个肝,对肝组织的破坏特别严重,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导致肝昏迷,或诱发肝硬化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泡球蚴若侵入肝门静脉分支,则沿血流在肝内广泛播散,形成多发性寄生虫结节,出现肉芽肿反应,可诱发肝硬化和胆管细胞肝癌;侵入肝静脉则可随血循环转移到肺和脑,引起相应的呼吸道神经系统症状咯血气胸癫痫偏瘫等。

多房棘球蚴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和了解多房棘球蚴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流行区应对人群进行普查,使用免疫学试验和X线B超等手段可早期发现病人,以便及时根治。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生产及生活中注意防止虫卵污染。因虫卵不怕寒而怕热,对污染的器具物品可用热力消毒

(3)剥制狐皮时做好个人防护对自然界野生动物的控制尚无法实现。

(4)灭狐和消灭野鼠是根除传染源的主要措施。实施中要注意将动物尸体焚烧或深埋,野狗也应杀灭或控制,对家犬则应定期驱虫

多房棘球蚴病的中医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包虫受累于肝

症状体现:右上腹缓起无痛性肿块,按之坚韧、光滑,有囊样感,伴痞胀,右胁下闷痛,舌边可有瘀点,苔白,脉弦涩。

功能主治:杀虫疏肝软坚散结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雷丸槟榔土鳖虫炒山甲等。

2.包虫受累于肺

症状体现:干咳阵作,久而不止,胸满胸闷,或时时咯血短气息促,咽干口燥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圆形或多环形、边缘清晰而光滑的肿块,舌红少苔脉细数

功能主治:杀虫肃肺、润燥止咳

方剂:蒌贝养营汤加雷丸、槟榔、露蜂房等。

3.包虫受累于肺

症状体现:头痛较剧,固定不移,颅骨隆凸,呕吐不止,或痫病发作,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为截瘫等,舌淡苔白滑,脉弦滑

功能主治:杀虫降逆、熄风化痰

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怀牛膝代赭石、雷丸、槟榔等。

4.杀虫止痒

蛲虫散:使君子、大黄,二者8∶1剂量,研为细面,每次~1.5g,每日 3次,每次饭前服,5~6天一个疗程,可连用1~2疗程。若下焦湿热,可用苍术黄柏苦参、百部、地肤子等药内服。

多房棘球蚴病的西医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治疗主要靠手术,故应争取早期诊断,应争取在压迫症状并发症发生前施行。许多病人直到出现明显症状如肝硬化黄疸门脉高压才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手术根治时机。

(1)术时应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去 ,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将内囊摘除。内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常可完整取出。在手术摘除包虫内囊之前,向囊内注入2%甲醛(福马林)、0.01%过氧化氢、1%碘剂、0.05%次氯酸或25%甘油等可起到杀死原头蚴的作用,后4者的疗效较甲醛为佳,过氧化氢及甘油的毒性也较低微。

(2)用甲苯达唑(甲苯咪唑)每日—200mg/kg,共16—48周治疗包虫病,患者均能耐受;但有人在应用药物3个月后,取囊液作动物接种,仍获阳性结果,故认为本品口服后血浓度低,疗效尚难定论,目前只作为手术疗法的辅助治疗。

(3)阿苯达唑(丙硫咪唑)在组织中与包虫囊内的浓度高,每日—40g/kg,分2次口服, 30d为一疗程,其疗效尚满意。

多房棘球蚴病吃什么好?[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食疗方:丝瓜仁 将适量黑生丝瓜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粒,每日1次。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面有虫斑

菜椒散 胡萝卜籽5克,川椒末5克。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末,与川椒末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可健脾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腹痛,胃脘嘈杂,恶心呕吐,面黄肌瘦。

桃叶汁饮 鲜桃叶60片。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小儿脐周腹痛,鼻孔作痒,饮食欠佳,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

胡椒绿豆散 胡椒、绿豆各4大粒,同研成细末,酒调服。可安蛔止痛。主治蛔虫病,突然发生胃脘及右胁部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并常伴蛔虫吐出,平时脐周腹痛时作,面黄肌瘦,鼻孔时痒。

香榧子 香榧150克。将香榧炒熟,清晨空腹细嚼咽下。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面黄肌瘦。

梅椒煎 花椒10克,乌梅15克。水煎,每日剂两煎,分次服。可安驱蛔虫。主治蛔虫病,脐周疼痛,鼻孔作痒,睡中蚧齿流涎,面黄肌瘦,或突然胃脘及右胁部疼痛较剧,恶心呕吐,辗转不安。

芝麻葱梅煎 芝麻秸250克,葱白50克,乌梅30克。三味水煎空腹服,每日剂两煎,连用3天。可安蛔驱蛔。主治蛔虫病,脐周时常作痛,鼻孔作痒,睡中蚧齿,饮食不佳,面黄肌瘦,恶心呕吐。

患者宜少吃什么?

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如萝卜、红薯、豆类等,少吃油脂类食物

患者适宜多吃什么?

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有谷类、坚果、新鲜蔬菜及水果,如芹菜韭菜菠菜、香蕉、桃子草莓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