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健康状况,其特征是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别高于 130 毫米汞柱和 80 毫米汞柱。全球高血压患病率超过 30%,该病导致 850 万人因血管和肾脏原因死亡。
人体血压主要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调节。在 RAS 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催化血管紧张素 I 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I,血管紧张素 II 是一种负责减少血流量的血管收缩剂。相比之下,内皮NO合酶在血管内皮中产生的一氧化氮(NO)充当血管舒张剂,导致血管张力降低并诱导血流。
阻断 RAS 的 ACE 抑制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增加个体发生各种健康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咳嗽、高钾血症和血管性水肿。
包括饮食干预在内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最近在高血压管理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植物和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在高血压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蛋白质对血压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氨基酸组成。
大麻籽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富含具有降血压特性的氨基酸。研究发现,源自大麻籽蛋白水解物的生物活性肽可降低动物的收缩压并抑制 ACE 活性。
在当前的研究中,科学家确定了大麻籽蛋白及其水解产物衍生的生物活性肽对患有轻度高血压的成人的血压调节作用。研究人员还将这些化合物与牛奶蛋白酪蛋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学习规划
该研究队列由 31 名 18 至 75 岁之间的轻度高血压成年人组成。饮食干预包括每天 50 克酪蛋白、50 克大麻籽蛋白、45 克大麻籽蛋白和 5 克生物活性肽。
饮食干预持续六周,并有两周的清除期。研究参与者在六个时间点采集空腹血样,以测量血压生物标志物,包括 ACE、肾素和 NO。
重要观察
研究中的成年参与者患有轻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30至16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110毫米汞柱或更低。大约 35% 的参与者报告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对于干预性蛋白质摄入引起的胃肠道问题,29 名参与者报告没有问题,而 6 名参与者报告短暂轻度胀气和腹部不适。
饮食干预对血压的影响
对24小时血压水平的分析表明,大麻籽蛋白衍生的生物活性肽和酪蛋白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降血压作用。更具体地说,水解产物衍生的生物活性肽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 8.9 mmHg 和 5.8 mmHg。与酪蛋白相比,大麻籽蛋白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 3.5 和 2.98 mmHg。
大麻籽蛋白及其生物活性肽的降血压作用也存在显着差异。与大麻籽蛋白相比,其生物活性肽可使收缩压降低 5.4 mmHg,使舒张压降低 2.9 mmHg。
对服用和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参与者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三种不同的研究干预措施所引起的血压降低效果相似。
饮食干预对血压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与酪蛋白相比,大麻籽蛋白及其生物活性肽除了增加血浆 NO 浓度外,还显着降低血浆肾素浓度和 ACE 活性。然而,大麻籽蛋白及其生物活性肽之间的生物标志物调节没有观察到显着差异。
研究意义
与酪蛋白相比,大麻籽蛋白及其生物活性肽似乎能更有效地降低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活性肽的降血压作用高于火麻籽蛋白。
基于这些发现,饮食中摄入大麻蛋白可能会使轻度高血压患者受益,将他们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