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检查正常值
乙肝两对半检查简称乙肝两对半或两对半检查, 也称乙肝五项检查, 是用来检测身体是否带有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活动情况的一种方法。
常用来检测乙型肝炎。
乙肝2对半检验正常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项目:正常结果。
e抗原(HBeAg):阴性。
e抗体(HBeAb):阴性。
各项临床意义[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周-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HBsAg阳性结果。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明对乙肝有免疫力。这可能是之前感染过乙肝,但现在已经痊愈,或者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结果。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滴度大于10就具有足够的免疫力,如果小于10就要及时打疫苗加强针。 (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e抗原 HBeAg:
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e抗体 HBeAb:
E抗体表示病毒是否被抑制。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核心抗体HBcAB:
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体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简单解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2)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4)1、5或者4、5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者正在康复之中。具体分析看病情而定。
5)1、3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
6)2、4、5阳性,急性乙肝感染后康复。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