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

来自医学百科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支。Reber在其主编的《PenguinDictionaryofPsychology》词典中是这样描述临床心理学的:它研究一切人类变态行为,探讨这些行为的论据断、评估、分类、治疗、预防和科学研究。而近年来有关个体心理援助,危机的介入、引导和促进,家庭心理治疗等概念和理念的提出,给临床心理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

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临床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包括工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心理学四大领域。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有创造力。临床心理学注重对人类个体的能力和特点的测量和评估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个体进行分析,以支持其所得的有关结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去帮助那些存在心理困扰的人们,例如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就是临床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临床心理学的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临床心理学产生的背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临床心理学的正式出现是在1896年,促使它出现的社会和历史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面,即在心理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对人类个体差异的兴趣的发展,以及对行为异常的看法及治疗方式等。  

临床心理学之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临床心理学之父——赖特纳.韦特默

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1867-1956)是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在1896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纵观心理学的历史,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里,心理学在整个欧洲开始发展起来。由于工业化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如法国的工业革命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团结,“以个人命运和权利为基础的改善社会条件的运动”在整个欧洲大陆逐渐兴起。在这种氛围下,科学,包括实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自然观察(如希波克拉底那样)和反省思维(如哲学研究)。

希波克拉底

人们开始放弃有限制的观察并对事件的过程予以预测,怀疑论、相对论、机械论成了新科学的特征。现实实验的可能性不仅表现在观察的形式上,而且从哲学思维中真正地对科学活动进行区分;第二,科学家开始意识到他们能够影响社会变迁。实际上,这种氛围也促进了新科学的出现。如心理学在德国,人类学在英国,社会学在法国相继诞生。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的《心理学原理》一书成功地传播了心理学,和传统的哲学倾向不同,该书表现出了实验的倾向。

除冯特外,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如布隆塔罗、高尔顿、卡特尔及其研究小组的成员对临床心理学的创建也有过杰出的贡献,认为心理意动和物理现象不同,用他们的术语说:“每一个心理现象……我们可能必须以一个客体或最近的客体为参照”。物理客体对实验来说是易感的,然而,心理客体有其有意性,布隆塔罗认为只有直觉可以接近这些意识。在他的实验意动性的假说下,心理学主题被置于心理学理论化的中心,成为欧洲临床心理学中很有影响力的模式。另外,格式塔心理学为许多心理治疗模式提供了基础,并成为当代认知疗法的先驱。  

成长与发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少有人怀疑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或是一种新的职业。这主要是因为实践的要求和军事紧急情况的出现。当时心理学已在自然科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心理能力的评价和测量,尤其是对智力的评价,对临床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比奈—西蒙量表在欧洲和美国,特别是在美国的传播。与魏特默的测验相比,比奈—西蒙量表评价了较高的人类功能并考虑了个体差异。当这一量表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作为对人的归类普遍应用时,引起了临床心理学的重视。心理诊断要求评价和诊断心理能力,使用对象由儿童逐渐扩大到成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量表的使用是众所周知的事,测验的内容不仅仅是对智力的评价。临床心理学家被看作专家来评价和解释对儿童、院外成人患者甚至心理病人的测验。

弗洛伊德

临床心理学开始编制测量人格和兴趣、情绪的工具,这些工具大多数建立在欧洲心理分析观点的基础之上,对北美临床心理学有很深的影响。心理学家霍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邀请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家到美国讲学,使精神分析的观点在美国得到了传播。美国人对精神分析的观点如此感兴趣是因为它对人和环境的关系作出了解释,临床心理学不仅需要元素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观点,也需要精神分析的这种解释。在临床心理学变得越来越需要的时候,对这些人员的训练和管理就出现了问题,因而急需一个组织机构。当时临床心理学仅依托于美国心理学会(APA)。1917年,临床心理学家成立了独立于APA的组织,虽然只持续了两年,但是此后逐渐进入了临床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病人一般的心理活动特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人患病之后,只要意识清楚,也同样在头脑中时时刻刻进行着心理活动,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病人与健康人的心理活动既相同又不相同,因为健康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适应社会生活,而病人恰恰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表现,健康人的心理活动多指向于外界客观环境,而病人的心理活动则更多地指向于自身与疾病,病人一般的心理活动特点如下:  

主观感觉异常[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所谓主观感觉异常,就是指病人患病之后,由于病体的反应,角色的变化和心理冲突,主观感受和体

心理学错觉图

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除病体反应外,主要因为病人患病之前集中精力忙于工作和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对自己的躯体状况不太留意;病人一旦患了病,就会把注意力顿时转向自身,甚至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都异常地敏感。由于躯体活动少,环境又安静,感受性也提高了。不仅对声、光、温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连自己的体位、姿势也似乎觉察得很清楚。比如,一会觉得枕头低,一会觉得被子沉,一会埋怨床单不平展,不时总翻身。有的会出现空间知觉的异常。正常人认为鲜美的味道,却可能引起病人反感;正常人认为美丽的颜色,病人看了却感到讨厌;甚至正常人的嬉笑也会引起病人的厌烦。  

心境不佳、情绪不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心境乃是具有传染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病人生了病,是桩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心境不佳,就会看啥啥不顺眼,听啥想啥都心烦。基于这种心境,容易出现焦虑,激怒或消沉。所以,有的病人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变得任性起来。病人的这种情绪反应,男性多表现为为一点小事吵吵嚷嚷,女性多表现为抑郁哭泣。尤其当遇到病情有变化,或做特殊检查,或准备手术时,情绪更易激惹,以致焦虑、恐惧、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也有的把内心烦躁转化为外部行为,如有的突然梳洗打扮,有的理发刮脸,有的挥笔大量写信,有的狼吞虎咽地吃起东西来,也有的长时间向窗外眺望,还有的蒙头大睡等等。  

被动依赖[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被动依赖是一种顺从而娇嗔的心理状态。

一个健康人一旦生了病,自然就会受到家人和周围同志的关心照顾,即使往常在家中或单位地位不高的成员,现在也突然升为被人关照的中心。同时,通过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变得软绵绵的不象以往那样生气勃勃了。这时病人一般变得被动、顺从、娇嗔依赖,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只要亲人在场,本来可以自己干的事也别让别人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一向意志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即使做惯了领导工作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人,现在对医务人员的嘱咐也百依百顺。这时他们的爱和所属感增加,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  

敏感的自尊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尊和自强是完整人格的优良品质。人有了病,自我价值感必然受到挫伤,自尊心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这时病人较之往常更为敏感,点滴小事也要核计核计。有的人被直呼其名,尤其被以床号代替姓名时,心里就不舒服。

心理学图

  

疑虑重重[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疑心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这种缺乏根据的猜测,将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当病人患病后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听到别人低声言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疾病,觉得自己的病情重了,甚至没救了。对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对吃药打针处置检查也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担心吃错了药,打错了针。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他们特别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机率为百分几、千分几的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到自己身上。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另外,他们有的还会担心因病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自己的前途等等。

一些病人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生理、药理知识,往往以封建迷信传说来理解自己生理机能的不正常现象。当病程和他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便陷入胡思乱想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焦虑、恐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焦虑是一种对象不明、不可名状的担心和害怕。它既可能来自对本身患病的不安,也可能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就拿住院病人来说,有人未进医院时,急盼入院;一旦入了院,咱到病友的介绍,看到周围一些看病人的状况,不禁产生一种恐怖感,好像面临巨大威胁,迈入了生死关头。他们在精神上十分紧张,怕痛、怕开刀、怕留后遗病症、怕死亡,整天提心吊胆。甚至看到洁白的大衣,雪白的墙,也会产生一种肃穆、死寂的感觉。他们希望对疾病作检查,而又害怕检查;他们希望知道诊断结果,又不敢去看诊断结果,心理矛盾重重。他们有的反复询问病情;有的虽然避病不谈,实则也是忧心忡忡。  

孤独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个人生病而离开了家庭和工业单位,住进医院病房,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医生只在每天一次的查房时和病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又极少言谈。这样病人自然产生一种孤独感。

住在小病室的病人以及性格外向的病人更易产生孤独感。曾有位做骨髓移植的病人,本来住在大病室里,此时病情稳定,一般状态较好,活动自如。手术前对病人进行了无菌隔离,搬到小病室去住。不料,该病人感到孤单、害怕,有与世隔绝的感觉,变得失眠拒食,结果未待手术,就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期待心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人的期待心理乃是指向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人生病之后,不但躯体发生了变化,心理上也经受着折磨。因此不论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得到认真的治疗和护理,急盼早日康复。这种期待心理促使病人四处求药,八方投医。他们寄托于医术高超的医生,寄托于护理工作的创新,寄托于新方、妙药的发明,幻想着医疗奇迹的出现。总之,就是期待着康复,期待着生存。那些期望水准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属的安慰,医生护士的鼓励视为病情减轻,甚至是即将痊愈的征兆;当病情加重时,又期待着高峰过后即将出现好转;当已进入危险期,也期待着有起死回生、转危为安的可能。

心理学图

  

失助、自怜[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是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悲愤自怜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发生在患有预后不良或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身上。它是由于心理应激的失控,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自信心的降低而造成的,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塞利格曼(Seligman)认为,当一个人认为他对情境没有控制力,并因此无力改变它的时候,就会产生失助感。

在失助的心理状态下,病人往往出现自悲自怜的情绪:“我为什么偏偏生这种病”,“老天爷为什么和我过不去”。病人出于绝望,有时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有时表现情绪木僵,麻木不仁,好像大难来临似的,有的总是照镜子与自我告别,回首往事,留恋人生。  

习惯性心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人刚刚生病,往往一时承认有病,一时又常把自己当成健康人。这种心理状态乃是长期的健康生活的习惯定势造成的。人们适应环境都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他们虽来到医院,实则还未进入“病人角色”。病人有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配合治疗,不利于安心养病,所以医务人员应设法让病人缩短这一过程。

可是,当病人一旦适应了病人生活,又往往产生对疾病的习惯性,即按时打针、吃药,按医嘱办事,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总认为自己的病需要长期的休养和治疗。即使躯体疾病已经康复,心理上也总感到“虚弱”。所以病人应该出院不愿出院,应该上班不能上班。这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躯体上又习惯了病人角色,即那种多依赖、活动少和动脑少等病人生活模式,一时改变不过来。  

临床概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临床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包括工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心理学四大领域。“临床”一词原系医学中的专有名词,但从临床心理学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临床”一词的含义已大为扩展。 为了给临床心理学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就必须先对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做出正确的估计。依据精神病资料可以确定,真正患有精神病的人只占人群的极少数,约有千分或千分左右。依据心理卫生学资料确定,没有任何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人,也只有少数。绝大部分的人正是处在从没有任何心理问题到精神病这一过渡带中。假设人的精神健康呈正态分布,便可用图1来表示。

精神病患者是精神病学的工作对象,精神极健康者无需心理学的矫治。那么,处于过渡带中有种种心理问题和轻重不同的心理障碍的人就是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对象。

心理学错觉图

从临床心理学早期或目前的工作性质来看,它确实是以帮助有行为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人尽快康复为目的。因此,人们自然认为,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病人康复的应用学科。然而,临床心理学的任务并非仅限于此,它还经常帮助正常人,用心理学知识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培养和训练人们良好的个性,使其达到最有成效的水平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使正常人的精神活动更具有创造力。

对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可以概括如下: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有创造力。  

成功与挑战[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1980年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改变了临床心理学家的定向和位置,第一是美国精神病协会出版了《心理紊乱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第二,美国心理学会把健康心理学界定为应用性学科,然而在成功的后面却存在一系列的挑战。人们考虑心理健康和心理紊乱时,越来越多地注意个人的背景、适应水平、严重性、个人的特征模式以及相关的身体疾病等。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必须用同一种声音说话,但是这一理想的实现还需付出努力,只有达到这一步才有助于对复杂问题(如心理紊乱)的理解。

然而,这种努力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重新采用“心理紊乱”这一在1937年就消失了的表述方法。它最初是被“功能紊乱”取代,后又被“行为偏离”、“异常行为”取代,而问题在于人们对“心理紊乱”这一术语至今还未达成共识。另外,关于心理失调的归类还没有一个共识。心理紊乱的多种归类导致许多理论和实践陷入困境。例如,当疾病被归入某一类时,由于各种心理紊乱之间的共同发病现象可能导致武断。临床心理特征的差异威胁着诊断的效度和信度,但是,当前精神病学的诊断至少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无疑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心理紊乱,能帮助我们将心理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威迪格和特鲁尔指出,我们应该试探性地使变态心理学适应生物定向特征的操作标准。(注:Widiger,T.AandTrull,T.L,1991,DiagnosisandClinicalAssessment,inAnnualReviewofPsychology,42.)另外,心理学的诊断意味着维度的考虑,心理正常和心理变态或异常是以一个连续体的形式存在,与心理紊乱的其他归类不尽相同。

心理学图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为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契机。临床心理学在传统上处理心理紊乱问题,但是也处理与所谓的功能失调和身体疾病相伴随的心理失调。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动力模型几乎没有提出心理和身体相互影响的全面解释,或提出一种强化这些影响的干预的心理技术,然而后者后来发展成为行为矫正和双向反馈技术,推动了行为医学的产生,被看作是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的跨学科整合,同时出现了行为健康专业,其目的是维护健康和预防心理紊乱。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涵括了这些发展并建立了新的职业领域。有人认为健康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差异是前者关心健康,后者关心疾病,但是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第一,健康和疾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第二,如果临床心理学对付心理疾病,健康心理学对付身体疾病造成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倾向于身心二元论;第三,虽然健康心理学强调人类的健康,但是文献分析表明,出版物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心理疾病的。  

展望未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心理动力模型在临床心理学的最初时期占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则被行为主义取代。到了现代,出现了不同模式的并存:心理动力模型、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这些非常丰富、并且经常是不相容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前范式或潜科学阶段的出现。如果把不同的模型强行整合为一个模型,这是一种不现实和不科学的做法。所以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应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应不断接收来自不同领域的合理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论模型。临床心理学的实践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态度,必须通过创建模型,对老问题采取新的解决办法,而且临床心理学应以多种多样的方法去解决日益增加的问题。所以临床心理学应该被视为社会科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临床心理学必须以减轻痛苦、提高健康水平、保障人们健康的生活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