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叶散

来自医学百科

仁斋直指》卷二十四:蓝叶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芷 柴胡 知母 杏仁(去皮)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 川升麻 干葛 生甘草各7.5克 烂石膏 栀子仁各3.75克 蓝叶(日干)7.5克

【制法】 上药锉细。

【功效与作用】 治诸丹发热赤肿。

【用法用量】 每次4.5克,水煎服。

热甚,加黄芩玄参

【摘录】 《仁斋直指》卷二十四

《圣惠》卷十八:蓝叶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蓝叶1两,犀角屑1两半,木香1分,川升麻1两半,玄参1两,蘧麦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效与作用】 热病热毒盛,疱疮出,头黑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八十五:蓝叶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蓝叶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知母半两,钩藤3分,玄参3分,川升麻3分,葛根3分(锉),子芩1分,犀角屑1分,射干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效与作用】 小儿头额体背俱热,大便秘涩,眼赤心闷,乍睡乍惊,精神昏浊,与人不相主,当欲作痫状。

【用法用量】 3-5岁儿,以竹沥半合,调半钱服,1日3次。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五十三:蓝叶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蓝叶1两,川升麻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玄参1两,黄耆1两(锉),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犀角屑1两,沉香1分,葛根1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效与作用】 渴利口干烦热,背生痈疽,赤焮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九十一:蓝叶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蓝叶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川升麻半两,犀角屑3分,木通半两(锉),茯神半两,马牙消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效与作用】 小儿漆疮,四肢壮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之。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一

《圣惠》卷九十三:蓝叶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蓝叶1分,黄连半两(去须,微炒),赤茯苓1分,冬瓜仁半两,酸石榴皮半两(锉碎,微炒),赤石脂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效与作用】 小儿痢渴,烦热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更煎2-3沸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直指》卷二十四:蓝叶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处方】 白芷1分,柴胡1分,知母1分,杏仁(去皮)1分,川芎1分,赤芍药1分,生地黄1分,川升麻1分,干葛1分,生甘草1分,烂石膏半分,栀子仁半分,蓝叶(日干)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诸丹发热赤肿。

【用法用量】 每次钱半,新水煎服。

热甚,加黄芩、元参

【摘录】 《直指》卷二十四

《圣惠》卷九十一:蓝叶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别名】 升麻黄芩汤

【处方】 蓝叶1两,黄芩1分,犀角屑1分,川大黄(锉碎,微炒)1分,柴胡(去苗)1分,栀子仁1分,川升麻1分半,石膏1分半,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效与作用】 小儿月内发一切丹。

【用法用量】 升麻黄芩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一

中药方专题[编辑源代码]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编辑源代码]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编辑源代码]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编辑源代码]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编辑源代码]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