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马草

来自医学百科
醉马草
Zuì Mǎ Cǎo
醉马草
别名 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
功效作用 麻醉镇静,止痛。治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皮肤瘙痒
英文名  
始载于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种中文名:醉马草

种别名 :药草

种拉丁名:Achnatherum inebrians (Hance) Keng

属中文名:芨芨草

属拉丁名:Achnatherum

科中文名:禾本科

中国植物志:9(3):326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节下贴生微毛。叶片较硬,卷折。圆锥花序紧缩近穗状;小穗灰绿色,成熟后变为褐铜色或带紫色;芒长约1cm,中部以下稍扭转。颖果圆柱形。花期夏秋季。

地理分布: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

生 境

多生于高海拔草原上。

毒 性

全草有毒,马、骡采食鲜草达体重1%,在30—60分钟后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口吐白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头耳下垂、行走摇晃、酒醉状,有闭蠓⑿钥癖⒅簟⑵鹞圆话玻惺钡沟夭黄穑驶杷矗奶涌臁⒑粑倨取Q现刂卸镜穆砘褂信⒊恼汀⒏雇础⒈浅鲅凹毙晕赋ρ椎戎⒆碵11,12],芒刺刺入皮肤口腔粘膜可发生红肿、血斑、硬结或小溃疡,刺伤角膜可致失明[A-11]。

醉马草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小花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花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20~30余厘米。多分枝,直立或平铺,被硬毛。托叶矩圆状卵形,基部连合,与叶柄分离,被稀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13,矩圆形,长7~18毫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有突尖,基部圆,上面无毛,下面有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稀疏;总花梗长5~9厘米,通常较叶长;花萼筒状,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疏生长柔毛,萼齿条形;花冠紫色,长约7毫米,旗瓣倒卵形,顶端近截形,浅凹或有细尖,龙骨瓣长约5毫米,先端有喙;子房、花柱都无毛。荚果下垂,长椭圆形,膨胀,顶端有一弯喙,长1~1.7厘米,宽约4~7毫米,密生长柔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沙漠地区的河流滩地、湖盆、草滩及盐演化土壤上。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等地。

【采集】春季开花前采收。

【功用主治】麻醉镇静,止痛。治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皮肤瘙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鲜品1~2钱)。外用:揉烂塞患牙或煎水含漱。

【宜忌】本品有毒,服用宜慎。

【选方】①治关节痛:醉马草一钱五分,北五加皮二钱,地枸叶三钱。水煎服。

②治牙痛:醉马草一钱五分。水煎含漱,漱后吐出;或取根少许揉烂咬在患牙处,勿咽下。

③治神经衰弱:鲜醉马草二钱。水煎服。

④治皮肤瘙痒:醉马草适量。水煎外洗。

醉马草又称为疯草,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在阿拉善的草原、戈壁,甚至贺兰山脉,最近几年由于干旱的原因,醉马草开始疯长。羊和马吃了这种草以后就开始像人醉酒一样疯疯癫癫,然后抽搐死亡,2004年上半年阿左旗北部乌力吉、银根、图克木、巴音洪格日等苏木发生特别严重的疯草中毒情况,69735头(只)牲畜中毒,2180多头(只)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4万余元。而吉兰太、敖龙布拉格等19个苏木(镇)31个嘎查442个畜群每年因采食疯草中毒牲畜达20万头(只),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

醉马草真正的学名是小花棘豆和变异黄芪,其有毒成分是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国际研究表明,苦马豆素是一种崭新的抗癌药物,它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具有免疫调节的双向作用,能够刺激骨髓细胞增殖。由于苦马豆素对肿瘤细胞的转移抑制和免疫激活的双重作用,在国内已经应用到防治人类癌症的ii期试验阶段,根据测定每公斤小花棘豆或变异黄芪可提炼出6mg苦马豆素,每mg价格为200美元。

醉马草虽属于有毒植物,却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使用新疫苗免疫动物,就可使动物安全地利用疯草,从而改变目前化学防除及人工挖除疯草造成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现象。目前,政府已经开始主张对挖除的毒草晾干回收,合理利用。